張偉因扭頭向著諸降將道:“人若是無愛國忠義之心,枉顧民族大義。縱然是兵甲精良,人數眾多,亦是一團散沙。其實當日我與皇太極會晤之後,便得到山海關傳來的軍報,知道滿人前鋒已至。在此處於我師交手的,想必是你們這些漢人降軍降將。到了最後這一刻,滿人自然是隻顧自已性命,再也不會理會你們。”
眾將心中並不服氣,總覺自已投降,一則是遭了滿人背棄,也中亦不願為敵效力。二則是漢軍火器犀利,實難抵敵之故。不過這一層卻也並不敢說,隻是隨著張偉話頭,齊聲答是便罷。
卻聽張偉又道:“至此之後,凡有敢投降異族,甘心棄故國衣冠,為禽獸裝扮者,再也不容。馬光遠之輩,與卿等原不該一體對待,隻是此輩雖然可惡,我卻不願有殺降背信之名。雖然如此,此輩漢人卻不可再用,以為垂例。”
各人聽他如此嚴厲,便都更加了幾分小心,因都答道:“臣等知罪,日後便是斧鉞加身,亦不敢投降異族,甘為鷹犬。”
張偉卻不理會,又重回座中坐定,方又說道:“我已接到前方軍報,京師大火。太和大殿被焚,前朝宮室也有不少損壞。所幸滿人急著逃走,並沒有大舉縱火,宮室十之八九尚且完好。雖然如此,城內民居亦有近半燒毀,城內居民隻留存一半不到。其餘或是被殺,或是被滿人強掠出城,隨同往永平府方向去了。此時的北京城內,疫病流傳,屍骨遍地。十室九空,民無所食。”
他越說越是臉色鐵青,神情嚴峻,眾將都是心驚肉跳,又聽得他接著道:“滿人入城之初,家家戶戶燃起香燭,以黃土鋪路,山呼萬歲,歡迎這些蠻夷入城為主。城內的士大夫平素滿口仁義道德,君臣大義,待強兵一入,立時背棄舊主,不顧倫常,投身以事胡人,太過無恥!我每思京師慘局,未嚐不心中難過。然則又想起這些人以為侍奉委身便可脫難,不顧祖宗,不顧家國,隻想以身而免,如今遭遇之慘,竟讓我微覺痛快!我已命人將京師情形繪畫成冊,刊行天下,教天下漢人得知,委身以事胡虜,到最後是個什麼下場!”
“是!臣等知道!”
祖大壽等人一語說完,方覺自已聲音之大,已是把自已都嚇了一跳。各人現下看到張偉神色,心中已然絕對沒有適才的如沐春風,隻覺得此人陰狠刻毒,太過可怕。各人都是手心中微微出汗,老老實實躬身聽訓。
正惶恐間,卻聽得耳邊悉悉索索一陣聲響,張偉已是起身,向著眾人道:“爾等下去,慎思已過。將來還要用你們,是以要嚴訓,爾等知過以後,仍可為漢軍的好將軍,為大漢開疆辟土!”
又向祖大壽及吳襄勾手示意,將二人喚到身邊,先向祖大壽道:“你即刻下海,帶些親兵衛士,往軍前效力。擊敗關門的滿兵之後,大軍勢必揮戈直撲遼東,寧綿、廣寧、左屯衛,一部漢軍已由朝鮮過鴨綠江,直撲沈陽。關外戰事頗多,你是關外的老行伍,曾為總兵大將,在遼東很有名望。你一來領路參謀,二來安撫所克城池,你可明白?”
“是,臣必定竭忠效力,不負陛下厚望。”
張偉看向他眼,猶豫片刻,方始下定決心,向他道:“我已有手詔給前方諸將,自你一到,召集遼東漢人土名,指認各處滿人,老幼婦孺盡皆歸入一處關押。青壯男子已多半在軍中,不必多說,若是偶有漏網者,你指認出來,一一誅殺。攻克沈陽等處後,還需向奴爾幹都司舊地進兵,那時由你做主,焚毀各地城寨,誅殺部落青壯男子,遷婦孺至內地,到時候與滿蒙遺民關押一處,遷至內地混居。凡此種種,你可明白?”
祖大壽汗流浹背,心中隻覺驚怕莫名,見張偉用懷疑的眼神看向自已,他立時覺得後背一陣發麻,忙大聲答道:“臣明白,一切依陛下指令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