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諭令重建北京,修補破損的北京宮室,詔命允準官民百姓身家清白者入內觀閱。
同年,允準各省、都護府依當地情形,在不違反中央憲法前提下,自已製定法例。各公候封國,亦如此例。
十四年,何斌之國。周全斌、張鼐等人緊隨其後。
原本在內心深處並不想之國的開國鄖戚紛紛之國,實因在封國內部,等若君王。再加上封地經營多年,富庶不下中原。開國眾將或是有病,或是年老,欲覺政事軍務繁蕪,紛紛之國。
同年,呂宋省六十餘公候伯子男貴族會議,推立何斌為議長,決斷各封國事務。呂宋省總督風聞其事,上奏請求皇帝製止其事,張偉留中不問。與此同時,內地各省的議院亦漸漸由當地的退職官員和名人士紳充任,能量大增。
漢興十五年秋十月初一,西方紀元一六四八年,開始以周召共和紀年。是年為大漢紀年第二千四百八十九年,並指令此日為國慶日。
十月初五,經過由退職首相、尚書、法院大法官,再有伯爵以上的貴族一致同意,依皇帝繼承法的規定,命令現任內閣首相寧完我奉金冊金寶,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
同日,皇太子行加冠禮。
皇帝在忙碌一天後,終於有了空閑的時間。自天啟四年,公元一六二八年回到明朝之後,張偉就很難有休息的一天。此時整整二十年時光過去,他已人到中年,精力大不如前。急急的冊立教養成功的皇長子為太子,為他處理一些日常瑣事,也未嚐是此人為了偷懶而想的歪招。
在最後一批致賀的官員出宮之後,興致頗高的皇帝不顧天色,執意乘坐馬車往紫金山上而去。
至山頂天文台後,天文台執事官,大漢學院的不朽學者伽利略親自相迎,在他身後,是數百名對天文和物理學有興趣並願意深入學習的中國學生。
“大賢,你八十多歲的人,何苦如此。朕雖是皇帝,卻大不過宇宙星辰。”
伽利略自十年前來到中國,因喜歡這裏在宗教和學術上的自由學風,再也不肯返回歐洲。他原本應該在一六四二年逝世,心情愉快之下,居然又多少了這些年。
聽得張偉的客套,他也鄭重答道:“世俗的君王確實比不上宇宙的浩瀚,不過君主沒有宇宙一樣寬廣的胸懷,也不能是科學家專心研究天文。這一點,陛下是值得我親自出門迎接的。”
“好了,新宇宙的發現者,帶朕看看你的新發現吧。”
在伽利略的引導下,張偉來到當時最先進的天文望遠境前,觀測著伽利略新發現的木星衛星。原本他十幾年前就該有些成就,因到中國一事,到耽擱了這一天天文學上的進展。
張偉觀察片刻,心中激動。在回到明朝二十年間,他就是偶爾抬頭仰望天空,也隻是為了戰事擔心天氣。此時由這碩大的望遠境裏看到了夜空中遙遠的星空,到令他立時想起未來時的時光。
“不知道是否能返回原有的時間呢……”
心裏感慨一句,卻並沒有過度沉迷於這種思維之中。他轉頭看往伽利略身邊的一眾學生,發現一個白人小童麵色沉靜,甚至稍嫌木訥,不如其餘學生那樣在自已身旁奉迎。
因好奇問道:“你是誰,這麼小小年紀,為何在此?”
那小孩先是一驚,繼而答道:“我隨著全家遷來中國,從小兒就在這裏啦。因為喜歡看星星,每天都上山來觀景的。”
“喔,你叫做什麼名字?從哪裏來?”
“艾撒克,牛頓。來自大不列顛的林肯郡。”
張偉先是吃一驚,然後大笑。直至半響過後,方向嚇的呆了的那小孩笑問道:“有蘋果砸中你的頭麼?若是沒有……朕以後每天都令人用蘋果砸!”
說罷,也不管那小孩嚇的呆了。大步下山,在這山下的皇宮之中,尚有許多政務等著他決斷,無論如何,由自已創造的這個曆史進程不容中斷。
因為,這畢竟是令人愉快的過程啊。
飛盧小說中文網歡迎您來,歡迎您再來,記住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