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一笑藏鉤戲,低回舞雪輕(三)(1 / 2)

“她一個將及笄的姑娘,會與此事有什麼關聯。”高士廉搖一搖頭,隻是看了看長孫無忌才緩緩道:“不過,如今世道漸變,讓她多聽多看多經曆些,總是對她沒壞處。”

長孫無忌先是一怔,接著突然眼光大亮,連說幾聲多謝舅父後,招呼也不跟鮮於氏和高氏妯娌打一個,就提著衣擺興衝衝地奔出門去了。

鮮於氏兩妯娌還不及反應,就被這小子一打岔,自然一肚子的迷霧要吐。頭一個能問的,就是高士廉了。

“夫君你這是……”鮮於氏隻說了這兩個字,就猛地省悟過來,再看一眼旁邊也若有所思的小姑子,便搖頭道:“夫君,兩個孩子的婚事真真假假的當不得數。咱們兩府裏的人都清楚。你這樣一辦,豈非要叫輔機當了真?”

“卻也未必見得不做數罷?”高士廉笑道:“當年季晟*在時,便與李淵議過此事。道兩家交好,將來必要結下兒女親事的。雖然說當時輔機年幼,觀音婢也尚未降生。不能就定準了兩個孩子中到底是誰……但有約在先,就是有約在先。以咱們兩家的交情,就是兩個孩子都與李家作了親。也是應當的。”(注,季晟,即長孫兄妹父親長孫晟之字)

高氏倒還罷了,鮮於氏與高士廉多年夫妻,心知向來對李世民與長孫慈這雙小兒女之事,突然出了這態度的原因,多半與前些日子,楊廣突然責難於他有關——朝堂路險,高士廉也不能保得自己就不出事。何況昏君性情不定,昨日還歡喜攜手與你稱兄道弟的,明日便要誅九族滅滿門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若是真到了高士廉被貶那日,高家上下自然是要跟著他走的。但長孫家兩個孩子,卻是長孫晟唯二骨血。若是因此事要受了連累,那別說是高士廉,就是鮮於氏也是於心不忍的。

反過來說,唐國公李淵雖久為昏君所忌,但昏君忌憚了他們一家子這麼久,卻遲遲不敢下手,恰好也說明了唐國公府的根基之深厚。

而這些日子以來,鮮於氏看著那李家二公子行事為人雖然張揚,卻其實是個既有擔當又有手腕的——別的不提,單單說他憑著一己之力就將眼下朝中紅透半邊天的王世充都能給拉下馬來,便足以說明一二。

還有唐國公府前行刺一事中,這孩子的本事能耐,實在是思來叫人驚歎。這樣的人物偏偏對自家這個寶貝甥女兒一片癡情一片真心,那實在是再好不好的。

眼下眼看著朝局將亂,大難將至,雖然她也知道長孫慈心中一點念想,不過是學那些前朝貴女們避世而居。可若天下大亂,又怎會有她一寸土地?

更何況,她身為長孫家嫡女,身份何等貴重,楊廣又怎麼會信得她有此念?就是信了長孫慈一個小孩子居然生出避世而居的念想,又怎麼能容?

……天下之土,莫非王土,天下之臣,莫非王臣。生殺大權尚且由不得自己,何況自由之身?

這麼思前想後一番,鮮於氏倒也明白了高士廉的一番苦心——他不過是想在自己將臨大難前,盡最大所能給自己家人留一點好路子罷了:若是長孫慈嫁入隴西李氏,那麼必然長孫兄妹二人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