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神仙娘娘,龍睛珠(1 / 2)

貞觀元年,正月十五。長安,太極宮外。

馬車粼粼聲止,停下。有馬僮急忙抱了腳凳擺在一邊兒。

一點桃色裙裾探出,車上走下一個身著朝服,滿麵春風的貴婦人來,手裏還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兒。

這女孩兒長得粉妝玉琢,雖然年幼,卻已然可見其風儀無雙,日後必是傾城之姿。尤其她那一雙眼睛,水靈清澈,兼之眉長幾入鬢,望之英氣煥發,天真可憐。

貴婦慢慢行至宮門口,遞了腰牌上前。

片刻,便有宮中女官匆匆而來,迎了她,入得宮內,隻見一路花好水明。喜得貴婦懷中的小女孩兒直拍手叫好,還欲伸手去摸那花樹。唬得貴婦忙忙地嚇了她。

可這孩子倒也有趣,明明母親都以禁食等凡常小兒最懼之語喝斥了,她卻半點兒不露怕,隻是朝著母親笑。旁邊女官看了,直笑道:“真個是有趣至極的孩子。再沒見過這樣可愛的小丫頭了。”

貴婦斂眉道:“小女年幼不懂事,還望著娘娘莫會見怪才是。”

女官見她如此有禮,也笑道:“武夫人哪裏話?咱們娘娘與您可是堂姐妹,今番得封,又有武夫人前來賀喜,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一路行走,來到了宮內永巷南側,又是幾轉,終至了當今陛下之賢妃燕氏所居住的百福殿。

“阿娘,這是哪兒?”小女孩看著麵前這座宏麗的大廈,訝道:“是天宮麼?”

聞得小女兒言,周圍諸人全部都笑了,連剛從宮內走出,本欲去向皇後請安,卻意外迎接堂妹的燕妃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說這是天宮,那便是天宮啦!”

貴婦見到燕妃,慌忙下拜,卻被燕妃令人扶起,執手笑道:“姐姐這可是不對了。宮外,咱們有君臣之禮在,可宮內沒人的地兒,咱們便是自家姐妹,再別多禮了。”

貴婦——即是當朝新任利州都督武士彠之繼室楊氏,也是燕妃堂姐,人號玉牡丹子的楊達之女。燕妃親厚如此,楊氏也不便再多謙。便命懷中幼女速向娘娘請安。

燕妃剛育一子,加之皇宮如今所出以皇子居多,小女兒實在少見。所以她很喜歡這個幼小的孩子,便命宮婢取了許多點心玩物與她,又問:“你告訴姨娘,喚作什麼?”

小丫頭看到吃食如此之多,心裏直愛極了這位長得極美又和氣的姨娘,便牙牙道:“小女昭,字如意。阿兄阿姐說我愛賴娘親,是個天生的小媚子,就都喚我媚娘兒……”

“媚娘兒……”燕妃聞言微愕,然而掃了眼麵色微紅的楊氏,頷首不語,又道:“那媚娘,姨娘要去看一位仙女娘娘,你要不要去看啊?”

楊氏突地一怔,心口通通直跳,目光熱切地盯著女兒。

武昭卻不曾看她,隻是聽到那句仙女娘娘後,歡喜拍手叫:“好好!要要!”

於是,女官在前,燕妃攜了欣喜若狂的楊氏,抱了武昭在後,一行人迤迤向甘露殿,長孫皇後寢殿而去。

至甘露殿正門,通報之後,便有尚宮花言帶著一眾侍女太監,親迎而出。

燕妃感皇後大德,先率一眾人等於殿外行叩拜大禮,方才入內。

殿內,長孫慈正手捧書卷,端坐於正席上。燕妃與楊氏入內,正欲行大禮,便得免。楊氏心下暗歎:這賢後之名,果非虛傳,看來今日入宮,所獲必不會少……

一時間,心下暗喜。

長孫慈一眼便看到了正好奇四處打量的小女兒媚娘,笑道:“素聞武公次女,雖則年幼卻容貌殊麗。今日一見,果然不同一般。卻不知如何稱呼呀?”

最後一句,卻是笑眯眯地看著武昭發問。

武昭看到這位神仙樣的娘娘,直當自己花了眼,聽得問話,又揉眼又拉耳朵,肯定是向自己發問,逗樂了一眾人之後,才滿心歡喜地大聲將自己名諱又報了一遍。

聽聞這小小娃兒叫自己媚娘,除長孫慈外,殿中諸人皆愕然如燕妃。燕妃在一邊,也覺臉紅,正欲開口圓場,卻聞長孫慈道:

“好名字!女兒家嫵媚溫柔兼具,才能嫁個好貴婿。武夫人,日後這媚娘兒若及笄,本宮為她指房好親事如何?”

楊氏本羞得臉紅,聽得此語,當下感激不勝,俯身謝恩。

長孫慈對這孩子越看越愛,於是便著身邊素女雲英,去取了日前太宗所賞的雕金菊花鐲子來,賜她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