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獨發晉江文學城73(2 / 2)

盧公公聽得皇帝相問,忙上前一步,麵上含笑道:“娘娘,聖上說得極是,如今聖上在朝上已很久不發脾氣了,不過……”

盧盛說到這裏停了住,看了皇帝一眼猶豫著該不該說,郭小滿一時好奇便催問他接著說,見得郭小滿一臉興致,元瑜便揮了下手示意盧盛但說無妨。

“不過,聖上如今變了招數……就比如說吧,上次吏部侍郎張錦文上了一道奏章,寫的華而不實,通遍辭藻堆砌。聖上看了一聲也沒罵,還在朝堂上大聲讚他的文采好,又叫張錦文當著眾人的麵,將這奏章從前到尾念了一遍。念著念著,底下的大人們紛紛搖頭,直把張錦文自己也臊得老臉通紅,自那之後,那些大人遞上的奏章可都是言簡意駭,再不說廢話,堆積華麗辭藻了……”

聽得盧盛一口氣說完了,郭小滿忍不住笑了起來,她轉過臉看了元瑜一眼,麵上的笑意裏,還有一絲讚可的意味。元瑜得她的眼神鼓勵,一時心頭歡喜,不由自主的將她的手又攥緊了些。從前他脾氣急,遇事總是耐不住性子,不管三七三十一,先發一通脾氣再說。可他自從與郭小滿在一處後,她這般冷靜淡然的性子,不知不覺之中也影響了他不少。

元瑜心情愉悅,便牽著郭小滿的手信步而走,不知不覺間,又一路往南,朝著清思宮方向去了。對於他三人而言,清思宮是他們相識相遇又彼此傾心的地方,自是有一番特別的意義。偶爾進去走一圈,心裏總會滋生更多的溫情與繾綣來。

在經過南苑之時,郭小滿突然慢下了腳步,她想起剛才兩宮太後之間的爭執來了。容太後說趙太後怎麼不讓自己家親兒子娶妻生子的話,突然就湧上了她的心頭。她雖然隻見過太上皇元朗兩次,隻說過幾句話,可她總會時不時會想起他,想起這深宮的角落裏,還有一個脫俗出塵又自帶一股憂鬱的男子,寂寥孤獨地活著。

“聖上,你見過董舍人嗎?他是怎樣的一個人?”郭小滿突然對著元瑜問道。

董舍人?元瑜聽得愣了下,過了半晌才過意會過來,這是走到南苑門口,郭小滿問的,正是那位讓自己兄長甘願舍棄皇位的人。

“當年我回京都之時,董舍人已被逐出宮外,我無緣得見。”元瑜輕輕搖了搖頭。

“對了,盧盛,你該是見過董舍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你和皇後說說吧。”元瑜回身看了一眼盧盛道。

“是,聖上。”

盧盛答應一聲,而然後又轉向郭小滿道:“回娘娘,老奴在太上皇跟前伺候時日較短,對於董舍人的了解也甚少。隻知道他從前在東宮做過兩年的舍人,太上皇登繼之後,封了董舍人為黃門郎。董舍人模樣生得甚好,朗眉星目,頗有英武之氣,說話行事也頗有幾份氣魄,當年的太上皇十分的倚仗董舍人,兩人可謂是形影不離。”

聽了盧盛的話,郭小滿對對那董舍人越發生了好奇之心,心想能讓太上皇那般傾心之人,果然不是什麼泛泛之輩,這董舍人,這盧盛這個外人這短短幾句描述之中,已是隱含褒揚之意,想來於太上皇而言,這董舍人必定是一個充滿魅力的人吧。

“聖上,董舍人如今身在何處?太上皇知曉他的近況嗎?”郭小滿壓低了聲音問元瑜道。

“你今日怎麼突然關心起這事來?”元瑜沒有立即回答郭小滿的話,他停下腳步看著她,一臉的疑問之色。

“我……我是一時好奇,隨口問問,你不想說便罷了,當我沒問。”郭小滿笑笑道。

元瑜聽得猶豫了片刻,又抬眼看看南苑大門的方向,門口處一個人影也沒有,顯得有些蕭瑟與寂寥,元瑜輕輕歎息一聲,瞬間也就明白了郭小滿的心思。

“董慕當年犯了眾怒,母後欲要令人將他處死,兄長聽聞之後,闖進母後宮中,坦言若是董慕死了,他絕不會苟活,母後無可奈何,隻得讓兄長在祖宗牌位前立下重誓,答應今生再不得與董慕相見的,而又頒旨將董慕流放到了昆陵州。我暗地裏讓人送信到了昆陵州,叫人暗中護著,不可讓他死於非命,兄長是知曉此事的……”

元瑜淡著聲音說完了,郭小滿聽得半晌沒說話,心裏一時頗為感慨。當年的事情鬧得那般大,這太上皇與董舍人,今世再難有見麵之機了。

元瑜還想和郭小滿說些什麼,可這時內侍楊喜急匆匆地趕了過來,說是兵部侍郎進了紫宸殿,說是有要事求見聖上。元瑜聽得神色一凜,忙吩咐盧盛送了郭小滿回宸宮,自己則大步往外走去了。

“盧公公,兵部侍郎求見,可不是邊境有什麼緊急軍情?”郭小滿看著元瑜匆忙而去的背影,麵上有了一絲擔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