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才送走蘇原跟程淺薇。
同時,對於蘇小木跟蘇荷、萬黛的事情,蘇原跟程淺薇也隻能是保持沉默了……
這天,蘇小木照例收拾東西,離開教學樓去了快徹底建成的AIEP子實驗室。
“蘇,我們最近針對1號挖掘出來一些小東西,你有沒有興趣看看?”
一個來自美利堅的博士道。
蘇小木露出好奇的神色:“哦豁,帶我去看看。”
“我們發現1號其實是完全可以更加多樣化的,之前我們是按照21個分支框架來構建1號的核心算法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我們覺得21就能囊括所有。”
博士說道。
“但,其實我發現,這個21可以調整為虛數,如果‘邊界’計劃能夠盡快出成果的話,我認為定義還能再深入一層……”
博士說得雲裏霧裏的,但是蘇小木卻完全能聽懂。
就好像大家經常會說,對某事情,借我十個膽子,我也不敢呐!
然後馬上有人反駁,那十一個膽子呢?
但這跟十還是十一沒什麼關係,因為十這個數字,隻是個虛數。
這一點蘇小木其實早就看明白了,但博士說了另外的一些東西,一下子讓蘇小木的思維鏈被波動了。
他隱約覺得自己好像忘了點什麼。
這個小成果的挖掘,不隻是給了AIEP子實驗室裏麵的研究院信心,同時也給了總實驗室那邊更多的信心。
對‘邊界’計劃的重視度就更上了一層樓。
托馬索借機傾斜資源大力推動,將實驗計劃一分為二,聯合總、子兩個實驗室的資源,進行更多的實驗。
主要也還是希望蘇小木能夠加入進去,推動進程。
蘇小木也沒推辭。
但是他的腦闊有些疼,因為他發現自己真的是錯過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一連數天蘇小木都有些心不在焉的,總是在回想自己到底是錯過了什麼。
這一點,蘇荷跟萬黛這兩個身邊人很快就察覺到了,蘇小木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按理說這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這天周末,下午,蘇荷跟萬黛整理了一下房間。
將蘇小木從美利堅帶回來的東西都清理了一遍,看到了一個公文包:“蘇小木,你這還有個公文包,裏麵有很多草稿,還有一台筆電……”
蘇小木撓了撓頭:“這個是在美利堅的一些私下工作,沒什麼……”
“我終於想到我錯過了什麼!”
蘇荷跟萬黛一臉懵逼的看著蘇小木突然激動起來。
就聽得蘇小木一把奪過了蘇荷手上的公文包,從裏麵掏出幾張折疊過的A4紙,隻看了兩眼便急匆匆的跑進了書房。
“我終於知道托馬索教授說的,如果能夠打開思維鏈,這或許會是個不錯的算法的原因了!”
“還真得感謝班納博士的小成果挖掘。”
蘇荷跟萬黛看著蘇小木一邊激動的嚷嚷,一邊伏案疾書。
“我可真是個天才,尋尋覓覓,原來你一直就在身邊!”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