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收視率之爭(2 / 2)

“我記得《舞出我人生》是下午六點開始播放,這棟節目不是很火爆嗎?《中華之聲》連檔開演,已經播到分組淘汰賽,收視率也不行?”陳維雲感覺很奇怪。

“香江與奧門兩地,熊貓台的同事為了爭奪收視率,從晚上六點開始一直在上新節目,他們讓明星輪番上陣,導致《舞出我人生》收視走低,《中華之聲》在兩台同步播放,分不出高下。”

林敬業沒有插手熊貓台與衛視的內部競爭,一個台是麵向港澳,另一個台是麵向泛亞,客戶群不一樣,另外觀眾都在漫威,他也不會厚此薄彼,

“至於境外,今年熊貓台推出三部高收視電視劇,鄭紹秋與劉清雲的《大時代》、溫兆輪與邵美旗的《我本善良》,何嘉勁與曾嬅倩的《中華英雄》,版權陸續賣了出去,南洋那邊都在搶播,時間正好是晚上七點開始,衝擊了《中華之聲》的收視,不過我們的觀眾定位是學生與年輕人,這個核心我們已經抓住。”

“午夜12點以後呢?”陳維雲又問,這是一個空白區域,漫威音樂台播放的是演唱會,但是收視率卻是所有節目中最低的。

“夜間12點到早上10點,境外收視率都在星空衛視,他們開播的是綜合娛樂頻道,夜間連播電影,早上連播動畫片,漫威音樂台競爭不過他們。”

林敬業並不擔心,再過一個半月他要陸續開通夢工廠動畫台與電影台,這個空白期的收視率肯定能搶回來,他又說:

“老板,漫威衛視是以娛樂為主打,但是等我們的所有頻道全部開通,動畫、電影、連續劇、音樂、體育,將會遍布全天各個時間段,到時候會對熊貓台造成致命衝擊,目前熊貓台的部分廣告商已經準備轉移到衛視,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

“讓熊貓台慢慢轉型為嚴肅類的中文綜合頻道,主打新聞、軍事、時政熱點、與財經,等我們有了自己的衛星,讓熊貓台也上去!”陳維雲這麼要求。

“需要我給開拓亞洲外的市場做準備嗎?”林敬業覺得這種綜合頻道非常適合開通國際台,有了自己的衛星,信號可以輕鬆連通拉非歐。

“不需要,漫威衛視的定位就是亞洲。”這是陳維雲的既定政策,不過政策隨著夢工廠的財勢壯大,都會有所調整,

“但你可以成立一個評估部門,專門調研全世界所有傳媒機構,等以後遇到恰當時機與成熟條件,我會允許漫威實施海外兼並!”

布置完這件事,陳維雲的目光轉回到手裏的文件上,開始查看音樂台這兩個月的盈利收入。

他曾經給林敬業下達過指示,音樂台暫時不播放私人產品廣告,隻接受節目冠軍,目前音樂台的十二檔大型節目都已經簽署了冠名商,月冠名費最低是五十萬港幣,最高是三百萬港幣。

午夜欄目的冠名賣不出價格,也吸引不到太多商家,被通利琴行與夢工廠內部品牌瓜分,上午的《荷東》與《漫威榜》的冠名商都是名牌,一個是寶潔的洗發水,一個是阿迪達斯的運動服。

下午音樂台的收視率最犀利,廣告商的爭奪也激烈,百事可樂冠名了《猛士》,索尼隨身聽冠名了《百變舞台》,箭牌口香糖冠名了《亞洲偶像》,反正這些商家都是針對年輕人群體,品牌也明顯趨於國際化。

這是一個巨大利好。

報表上的彙總顯示,目前漫威音樂台的月廣告收入是1800萬港幣,原時空李嘉成的星空衛視月廣告收入高達1800萬美金,相差了七八倍。

但是星空的1800萬美金是五個頻道的總廣告收入,而且是經營兩年後才卻得了這樣的輝煌業績。

漫威音樂台隻用了兩個月,其實是完勝星空,現有的廣告營收幾乎可以追上熊貓台,熊貓台目前的月廣告收入不過是3000萬港幣左右,龐大觀眾群的優勢被衛星電視體現的淋漓盡致。

港澳人口隻有六百萬左右,漫威衛視落地覆蓋的觀眾群高達三四千萬,廣告可以開出高價來。

不過衛視的運營費也高昂,漫威音樂台每月的運營成本就有1000萬港幣,並不包括節目的製作費與海外版權的采購費,如果全部計算在內,勉強可以保持收支平衡,但漫威盈利的1800萬港幣僅僅是冠名收入,等產品廣告啟動插播,利潤就有了充足保證。

更何況音樂台的十二檔節目都在外銷,世界各地的不少電視台正在采購版權,等漫威衛視穩定經營兩三年,品牌建立之後,節目版權費也是一項大營收。

看完報表後,陳維雲滿意林敬業的運作,僅僅兩個月就能進入盈利階段,漫威音樂台稱的上大獲成功,等夢工廠動畫台與電影台、娛樂台陸續開播,他的衛視版圖就能大致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