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結束,兩馬錯開,華雄臉上浮現驚恐,但對麵的關羽卻越戰越勇,‘再來!’
望著關羽勇不可擋衝鋒過來,華雄咬牙迎了上去。
隻聽一聲悠長的怒吼,青龍偃月刀於半空劃出一道半月弧度,‘鏗!’,一刀斬斷鐵槍。
這是人馬俱碎的一幕。
鏡頭稍微拉遠了一點,戰刀壓迫之下,華雄與他的戰馬瞬間癱倒地上。
電影的畫麵是非常有意思的,先拍十八路諸侯聯軍萬眾高呼,然後轉到要塞城牆,士兵們已經灰溜溜偃旗息鼓。
戰場的主角關羽卻沒有勝利的喜悅,他踏馬行至屍體前,見華雄的坐騎未死,從地上翻起,他抬刀把華雄屍體挑上馬背,又用刀背拍了一下馬腹。
戰馬馱著主人孤零零返回要塞之門。
關羽騎馬跟隨,距離要塞百米開外,他單騎止步,仰頭冷視城牆之上,高喊道:
“吾名關羽,誰敢出城與吾決一死戰?”
城頭鴉雀無聲,隻留關羽的厲吼在半空回蕩。
城門緊閉,無人敢迎關羽鋒芒。
後方的十八路諸侯聯軍齊受鼓動,盟主袁紹突然拔出長劍,揮劍前指:
“攻城!”
夕陽的餘光從戰場轉移,跟隨潮水般的聯軍向前推進。
鏡頭在高空俯拍,十八座攻城樓如同巨獸一樣駛向要塞。
箭支如雨,殺聲震天。
觀眾已經徹底忘記自我,完全沉浸在壯觀慘烈的攻城戰役裏,這是史詩般的戰爭畫麵。
“呦西!”
東洋。
京都的帝國劇場內,一位中年觀眾從座椅上躥起來,揮舞著拳頭,“這才是我心目中最向往的三國大戰!”
“啊!”他身後的小青年叫的更歡,近乎癲狂的大喊:“戰無不勝的雲長君!我畢生最崇拜的偶像!”
“就是長的不夠帥!”小青年的女朋友低聲抗議。
“八嘎!”小青年怒不可止。
“對不起,竹田君!”女朋友趕緊道歉。
電影必不可少要進行藝術加工,隻要觀眾看的過癮,覺得熱血沸騰,都會毫不猶豫的支持,但是專業人士肯定要挑毛病。
東洋的影評人看過開頭的十分鍾,已經挑出了三個漏洞,
“何太後與少年太子劉宏不是同一時間被毒殺,何太後先死,劉宏要到一年後才會被董卓逼死!”
“《三國演義》裏華雄鎮守的是汜水關,呂布才鎮守虎牢關!這部電影到底是根據演義還是史料改編呢!”
“假如是史料,那麼曆史上並沒有十八諸侯啊,最多十三路,比如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他們參加酸棗會盟的可能性非常低。”
東洋影評人對三國曆史的研究都很有水平,但他們撰寫影評時不會把這些漏洞當作批評電影的理由,從開頭的情節推進、鬥將設計、戰爭視覺、配樂應用,各個方麵來看,夢工廠打造的這部《三國》都屬戰爭戲的經典代表,全世界所有三國迷都將迎來一場聯歡盛宴,這點應該不會存在質疑。
“你們猜,奉先君登場的時候,會不會把雲長君打的屁滾尿流?”
劇場裏全是熱議聲,電影的攻城情節持續時間不長,僅僅是驚鴻一現,而且要以失敗告終,映著戰火連城的一幕,片名‘三國’打了出來,開始了字幕過度,等字幕放完,這部《三國》才會進入真正劇情。
接下來就是‘三英戰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