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要去看這部電影。”陳維雲又問道:
“順便見一見劇組主創,他們在香江嗎?”
“演員都已經派出去,飛赴各個境外市場做宣傳。”周梁叔怡說:
“導演冼杞冉、美籍的尊龍和幾位香江主演剛剛去了東洋,現在隻剩下三位製片人留在公司,他們在給續集做規劃。”
“我想見的就是製片人。”陳維雲親自定下夢工廠的大製片人製度,但團隊核心都有哪些人,陳維雲接觸不多,這幾年周梁叔怡在全世界挖角,充實製片部門,反正是人才濟濟。
《三國》上映之前,陳維雲沒怎麼關注過。
事實上他隻給這部電影列了一個劇本大綱,並在開機前敲定幾位主演,隨後就拋之腦後了。
他也沒有過問過拍攝的具體細節,殺青後的最終剪輯時,周梁叔怡曾經致電給他,是不是看一眼樣片,給一個指導意見,他公務繁忙直接推掉,並叮囑周梁叔怡,讓公司團隊放開手腳做事。
88年夢工廠投資四部大製作,《三國》、《生化危機》、《冒險王2》、《龍泉劍客》,除了《龍泉劍客》,其它三部電影陳維雲基本沒有操心過,他也沒有時間整天盯著電影。
他的精力主要放在電影平台的建設上,人才儲備與培養、製片流程與鏈條、發行渠道與宣傳,隻要他把電影的各個環節基礎打牢固,夢工廠內部順其自然會出現百花齊放的盛況,但他預料不到這種盛況什麼時候到來。
《三國》的成功讓他意識到,平台的打造已經大致奠基完畢。
以夢工廠目前遍布泛亞的宣發能力,即使是大爛片,強行推廣之下,也能推出一個過得去的票房數據。
當然夢工廠內部建立有完善的評估機製,每一部新電影發行的頭一周,一旦觀眾反響太差,出現撲街征兆,管理層會立刻消減宣傳費用,他們絕對不敢把資金無節製投在一部爛片的宣傳上,因為這是陳維雲嚴厲杜絕的行為。
市場需要執行淘汰製,才能確保夢工廠電影的良性發展,假如強推爛片,隻會越虧越多。
在《三國》開畫之初,陳維雲並沒有寄予厚望,包括《冒險王2》,他覺得這兩部片子雖然不致於虧本,卻也不會給公司賺大錢,他篤定的盈利項目是《生化危機》與《龍泉劍客》。
結果真是讓他意外之極,《三國》竟然先一步脫穎而出,給今年的年尾檔開了一個好彩頭。
《三國》的三位製片人肯定功不可沒,這個項目完全是他們一手締造,導演與演員不過是執行者,他們才是舵手。
下午下班時,他們接到上司周梁叔怡通知,去南區一間老式戲院與老板見麵,心情都很亢奮,能待在老板跟前暢聊一陣子,對他們前途大有益處,這意味著他們在老板心裏掛了名,不期就要被提拔。
夢工廠平台廣闊,老板又知人善任,全港聞名,才華橫溢者絕不會被埋沒。
“陳生!”
“陳生好!”
這是戲院二樓的包廂式看台,陳維雲與邱舒貞提前到場。
“快坐啦,都不要拘束。”邱舒貞站起來招待他們,笑著問:
“想飲點什麼,我讓人給你們張羅。”
邱小姐今晚穿著旗袍,又搞了一個披肩,像是在飾演民國時期的夫人戲,她最近迷上這種打扮,不追求潮流,也不用奢侈品,她開始返璞歸真,原因出在聚會上,她發現香江望族的貴婦們都中意複古裝,她也開始學。
但她才二十歲,把自己弄的老氣橫秋,多少有點不倫不類。
“謝謝邱小姐。”三位製片人趕緊搖頭,卻是無誰敢輕視她,“我不渴,不用麻煩!”
邱舒貞仍舊給隨行的傭人打了手勢,給三人端飲品。
這時陳維雲朝他們揚下手,他們恭恭敬敬上了座位。
陳維雲已經看過他們的資料,全是原時空的電影圈名人,而且是專注製片的職場精英。
年紀最大是張家振,今年三十九歲,吳雨森的黃金搭檔,《喋血雙雄》、《縱橫四海》、《斷箭》、《變臉》,包括大撲街片《風語者》,都是他操盤策劃,這次的《三國》項目也是以他為核心,挨著陳維雲落座,他去年才加盟夢工廠,之前在給德寶影業做事。
第二位是女強人,她叫李錦文,三十歲出頭,原時空出任過哥倫比亞影業亞洲區製片總監,推動的電影項目遍布兩岸三地,《臥虎藏龍》、《功夫》、《大腕》、《可可西裏》,擅長駕馭各種題材的片子,她又出生在上嗨,成長在香江,留學在美國,懂得靈活與各個地區的影人打交道,加盟夢工廠影業的時間也不長,之前在好萊塢做製片助理。
最後一個是夢工廠儲備的青年人才李少偉,留洋歸來後最早參與過陳鎧歌的《荊軻刺秦王》,後一直擔任國際大製作的跨區協調製片人,像是《蝙蝠俠2黑暗騎士》的香江戲份,他是執行製片,《雲圖》、《刺客信條》都有他的幕後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