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臨危受命(1 / 2)

約莫一炷香時間後,他明黃色的常服已被雨水打濕。雨水的涼意透過衣服慢慢滲入他的心底。滿心的期待漸漸亦被雨水澆息,也是,她留戀宮外的廣闊與自由,又怎會甘心留在這深宮院牆之中。

他不能再自欺欺人了,慢慢挪出步子往勤政殿走去。他多麼想此刻身後傳來她的呼喚聲,那他便再也不顧帝王的驕傲與架子撲向她。可是…這一切終究成了惘然,在他心上留下一道無法撫平的傷痕。

接下去幾日皆是電閃雷鳴,滂沱大雨。皇宮的青色石磚濕滑不堪,蕭承宇便將原先每日的大朝會取消了,改成內閣小朝會。

這一日傍晚,十萬火急的奏本被送到了勤政殿。素城一帶運河的堤壩被洪水衝垮,數百間民屋被淹沒,百姓流離失所,情勢緊急絲毫不亞於靖安六年那一場洪水。

蕭承宇立刻召見內閣眾人,消失了幾日的董翔也在此時趕到了勤政殿。事出情急,蕭承宇並沒有詳細詢問他尚景若被鞭打的幕後主使。內閣一番商議後,決定開國庫撥餉銀,蕭承宇任命董翔為欽差大臣前去素城處理災情。

“慢著,大災之後必有大疫,你去太醫院領兩個太醫一起去素城。”想起靖安六年素城的慘狀,蕭承宇出聲叫住了要啟程的董翔。

“是,陛下!”

太醫院的人這幾日因著尚景若的病好轉而保住了自己的小命慶幸不已。尚景若入住福寧殿,讓皇宮中的流言不攻自破。因而董翔到達太醫院時,眾太醫亦不再用異樣的目光瞧他,卻也沒有了之前的那般敬畏。

“不知董大人駕臨太醫院有何要事?”李顯見到董翔發問。

董翔對李顯行禮,頗為恭敬:“小的見過李院使。陛下命小的前去素城治水,需兩位隨行太醫,還請李院使盡快安排。”

一眾太醫皆佯裝心不在焉地側耳傾聽,聽到董翔的話,立刻麻利地幹起手中的活,裝出異常忙碌的樣子。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誰知道素城那邊會鬧出什麼傳染病,又加之流民眾多,這可是稍有不慎就要丟性命的事情。有幾人如小雞啄米般低著頭,不敢與李院使對視。

江源從殿外姍姍而來,見董翔在此,連忙頷首打招呼。江源得知他的來意便踴躍自薦:“學醫的本心就是解救天下蒼生,如今素城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我身為大夫豈能坐視不理?若院使不嫌棄,我願為開路先鋒,為陛下分憂解難。”

李顯這才抬眼正視江源,眼前的年輕人眉目清明,胸懷大義。他雖行醫不按章法,劍走偏鋒,但為人正直,心懷天下,堪當大任。

李顯頷首同意,轉身目光在眾太醫身上來回巡視:“既是跟著董大人出去,就當是次絕佳的曆練。江太醫果敢自薦,不知是否還有他人自願前去?”

年邁的太醫們個個神情緊張,他們都一把老骨頭了,別說應付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單單去素城的這一路都受不了。

“李院使,微臣願隨董大人,江太醫一同前往!”一道粗獷的聲音響起。

眾人聞聲望去,一時間竟沒有人能叫出此人姓名。他雖身穿白鶴黑底朝服,可麵容模糊,全被濃密的毛發遮住。皮膚更是黝黑,雙目瞠圓,飛揚的眉毛又黑又濃與胡子相連在一起,乍一看黑乎乎的一團,分不清哪是鼻子,哪是眼睛。

李顯作為太醫院院使自然識得此人便點頭道:“葛藤,就由你前去。你與江源先回去收拾一下,立刻隨董大人上路。”

“是!”

待三人離開,陳太醫才上前詢問李院使:“這葛藤何許人也?怎地平日裏我都沒怎麼見過?”

李顯摸著發白的胡子笑道:“他是此次太醫院擢考中的榜眼,與江源隻有幾分之差。之前與江源一起在太醫院的藏書閣整理研讀典籍,所以你們甚少見到。明月之輝易掩星辰之光,你們眼裏隻看到江源,哪還有其他新晉太醫的存在?”

陳太醫不以為然辯駁道:“江源可是出自太醫世家德城江家,的確沒有辜負江先生的栽培。”

陳太醫口中的江先生便是江源的親生父親,江平。江平醫術高超,明德惟馨,在不惑之年辭去太醫院院使的職位成為一名遊醫。

江平前半生全撲在古籍上,又決心用下半生走出去拯救天下蒼生,其高風亮節讓人欽佩。江平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江海留在德城繼承祖業。二兒子江源天資最為聰穎,從小就被當做太醫來培養。小兒子江河卻與兩個哥哥不同,不愛醫術,小時候常常躲在家裏不愛出門。

李顯原先是江平的手下,要不是江平自動離職,他也不會成為太醫院院使。所以當江源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太醫院後,他就感受到了威脅,從而對江源百般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