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憶起往事(1 / 2)

尚景若跟著蕭承宇回了椒房殿。傍晚,永和殿的桂嬤嬤奉程太後的旨意前來將上元節宮中燈會的事情交代給椒房殿。原先後宮諸事都是賢妃程雨希協助程太後處理安排,如今有了皇後,程太後頗為識趣地將後宮諸事一一移交。

“嬤嬤,本宮剛入主椒房殿,後宮諸事還不甚了解,還忘嬤嬤指點一二。往年上元節,這宮裏是如何安排的?”上元節是大齊頗為重視的節日,是她作為皇後第一次展示能力的日子,因而她絲毫不敢馬虎。

桂嬤嬤聽尚景若言語謙虛,便點頭如實稟告:“皇後娘娘真是抬舉老奴了。往年皇宮自初十點燈,至二十,上元節那日各宮派發應節的點心。此外,先帝在位時,常在通明殿設宴百官,共賞花燈。這幾年,陛下厲行勤儉治國,設宴便也取消了。”

聽桂嬤嬤說蕭承宇勤儉治國,尚景若就想起他對自己的種種劣跡!來月城尋她時,他也以內務府花了大把銀子準備大婚為借口妄圖騙她回京,看來他還真是自小就節約!

“那按著去年舊例辦吧。從初十點燈至二十,上元節那日宮中派發些點心。設宴百官之事,今年也作罷。通明殿的花燈今年依舊點上,上元節那日隻要自家主子允許,宮中之人皆可去通明殿賞花燈。”尚景若點頭道。

見皇後遵行勤儉,又有良善之心,辦事也頗為周到,桂嬤嬤想著她這份氣度可不是入主椒房殿幾日的人能有的,對皇後的讚賞也多了一分。“皇後娘娘思慮得當,老奴自愧不如。”

“多虧嬤嬤指點,本宮一會兒便讓琉璃找內務府的人安排下去。”尚景若說道。

紅袖翠袖雖自小服侍尚景若身側,可兩人對宮中的事情不甚了解,所以後宮諸事她還是交給琉璃白玉去做。

正月初十,蕭承宇結束了新婚休沐,恢複了大朝會。也是自這一日開始,為慶祝上元節,各宮開始點燈裝扮,宮人們忙得不亦樂乎。

內務府將今年最精致最奢華最機巧的花燈全部送到了椒房殿,宮人們在廊下掛花燈的時候,尚景若卻在書房專心致誌地寫話本。

坐得久了,她起身走出書房,就見小德子帶著幾個人站在廊下議論著什麼。她好奇地走過去,詢問:“在看什麼呢?”

小德子見主子來了,忙讓出位置笑著解釋:“皇後娘娘,內務府的秦相又送來了一盞甚是奇巧的花燈。奴才想著您在書房裏,就沒過來稟告。幾個姐姐們稀奇得很,奴才與她們就湊在一起看呢。”

尚景若一聽也來了興致,加快腳步上前,行至廊下。抬頭入目的正是一盞轉動的走馬燈。不過不同於傳統的走馬燈,這盞燈上繪製的是五光十色的煙花。隨著紙燈的轉動,上麵各色煙花也轉動起來,竟如動畫一般,緩緩綻放,很是漂亮新奇。

小德子想起往事,又繼續說道:“靖安十一年上元節,奴才陪陛下去西市遊玩,也見過走馬燈,不過遠不及這一盞精巧。不過這煙花嘛,還是上元節當日護城河畔的火樹銀花表演最是壯觀。”

靖安十一年上元節?走馬燈?火樹銀花表演?尚景若聽了小德子的話,整個人一怔,緩緩收回視線,屬於原主的記憶在她腦海裏翻滾,愈發清晰起來。

眼前小德子的麵容竟與記憶力那個小隨從的麵孔漸漸重合起來。她的思緒不由得飛遠,循著一點一滴的蛛絲馬跡勢要將那玄衣少年的輪廓清晰地刻畫出來。

上元節,各地宵禁解除,翩翩少年郎,嫋嫋妙齡女皆會出門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是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好日子。

這一日,明德塔會舉行隆重的點燈儀式,大齊高僧也將齊聚於此塔為天下蒼生誦經祈福。

西市與護城河的交界處有一亭子名曰滄月亭。那裏是觀看上元節最盛大的節目—火樹銀花的最佳位置。

靖安十一年上元節,她還隻有十一歲,不知那年尚誌是喝醉了還是抽風了,竟叫大哥尚景陽帶著她一起去看火樹銀花表演。他們到西市的時候,明德塔的七色琉璃頂已被照亮,佛光閃耀,蔚為壯觀。

她自小極少出門,整日宅在尚家雲水閣那一方小天地裏渾渾噩噩地生活。那眼花繚亂的宵市她還是第一次見到。遊人的談論聲,小販的叫賣聲,孩童的哭泣聲,婦人的詢價聲一一在耳邊響起,嘈雜卻又新奇。她著大哥三人緩緩進入西市,穿過人群,還看到了猜燈謎,投壺,空竹,鬥禽之類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