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考驗(1 / 3)

林依晨在社交上似乎就像一個白癡一樣,他甚至將別人對他的好意都用所掌握的科學來解釋,這也是導致他不能和別人相處的真正原因,哪怕就算是大學畢業以後,他想自己創業時,也遭受了種種因為和社交有關的事情而差點將公司搞得幾乎血本無歸,然而,這隻是他生命中的開始,直到一個人出現在他麵前時。

那是2130年的春天,林依晨開了一個自助發明公司,其實與其說是公司,還不如說是一家小店,因為公司裏就他一個人。每當接到一筆生意時,他就在自己的小店裏開始幫別人製造小玩意,隻要是他知道的,都可以製造,比如小型掃地機器人或者是大到機器仆人等。開始一年裏,由於還有些助手,所以生意勉強還行,在加之他在這個領域裏已經是家喻戶曉,所以來找他做的人還是有一些,但由於和員工不是很融洽,所以在後一年裏,那些員工都紛紛離開了他,並且他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因為就現在而言,一個人能做什麼事情呢?尤其是那些客戶的要求越來越苛刻的情況下。

就這樣,大約又熬了半年,當他發現自己並不是做這塊料的時候,一個稍胖的男人走了進來。

這一天,林依晨和往常一樣站在櫃台上,一隻手托著腮幫子,並且帶著“上帝之眼”的墨鏡裏那對很小的眼睛,似乎就像無神似的發愣著盯在前麵展架上的一個裝飾精美的畫框上,裏麵是一張他當年因為發明了記憶讀取裝置所獲得的諾貝爾證書,其他的展架上則是一些他以前設計的小玩意和關於記錄了他殊榮的一些照片。

隻聽“叮鈴”一聲,靠近他左手邊的一道門打開了,由於是冬天,外麵的一股寒氣立即滲透進這間本來溫暖的小店,林依晨站在櫃台上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他緊縮著身子將頭扭向門口,看看是什麼人在這麼冷的冬天還來光臨他這樣的小店。

隻見隨著一聲“吱呀”的開門聲,從門外麵走進一個年紀大約40歲左右的男人,他一臉和善,一進門還帶著他那春天般的笑容,接著又進來一個美女,年紀大約25歲左右,這個女人一臉的寒氣,並不是因為她感覺不爽,而是她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她那冷若冰霜的麵孔還帶著一種野性的美,那是一種隻有喜歡個性的男人才會欣賞到的一種感覺。她的頭發是盤在頭上的,並且還身穿著黑色的套裙,外麵則是一件掛滿了雪花的風衣。顯然他們是走了一段路程才來到這間小店的,似乎是帶著一種使命感而來。

林依晨對這個男人倒不敢興趣,而對後麵的小姐倒是有點意思,因為她實在太美了。林依晨2000被墨鏡擋著的小眼睛在裏麵不停地上下審視著後麵的這個女人。這個女人將那道吹著寒氣的門關上以後,他便挽著這個男人的手臂也一同走了過來。這或多或少讓林依晨有點失望,他嘴角抽動了一下,似乎是覺得這個女人應該屬於自己而非這個很普通的男人似的。

這個小姐似乎靠直覺發現林依晨在用一種特殊的眼神在看著自己時,便毫不猶豫地將頭扭向一邊,並看著櫃台上的那些展架上的照片。

“嗨!這位老板,您這麼冷的天來我這裏,是需要我幫你做點什麼嗎?”林依晨此時站直了身子對著麵前微笑的男人問道。

這個男人微笑著看了一眼林依晨,並沒有回答他,隻是將身子轉向他後麵的諾貝爾證書,過了一會,他便說道:“你就是那個15歲就拿到諾貝爾獎的神童少年——林依晨吧?”

聽到這個男人用“神童”這樣的字眼來讚美他時,此時的林依晨開始變得有點飄飄然起來,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領並用充滿自信的語氣回複道:“是的,我就是那個少年。”

這個男人看完證書以後,又繼續觀賞著展架上擺著的一些小發明和說明文字,並且又移到一組相冊附近,並且指著一張照片說道:“這個在舞台上出盡風頭的也就是你咯?”

林依晨將身子移向他站著的那組相片麵前,以確定是哪一張照片,當他看見是一張當年在母親的音樂會上,他作為母親的特邀嘉賓登場,並以自己的“神童”身份向台下的觀眾顯示自己的風光一麵時,便很自豪的說道:“對,那就是當年我被各界媒體大量渲染時,我在母親的音樂會上,向大家展示我時的那一次。”

“哦!”這個男人,於是小聲的和旁邊的女人說了點什麼,似乎是在讚美自己當時的那段風光。但她聽得不是很清楚,於是便將頭試圖靠近到他們麵前時,隻隱約聽到這個男人的後麵一句話:“嗯,這個小夥子不錯,是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