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主創團隊眼中,與外人感受卻又明顯不同。
因為劇組出手相當闊綽,直接包下新德影視城的明清片場。
皆因電影故事是以19世紀末為背景,加上這部戲需要用到洋船與舞獅等大型道具,
為了還原史實以及加深時代背景,廖克旭幹脆租用十幾條大型漁船加以改造,並向博物館借來相當古老的紅衣大炮與神威將軍炮等。
看著吊機將那些‘老古董’小心翼翼吊放到‘洋船’上,秦軒心懷感慨。
前世畢竟看過好幾部《黃飛鴻》係列電影,他對於眼前這一幕並不陌生。
加上劇本早已撚熟於心,要是沒記錯的話,接下來開拍的就是‘餞別慶舞獅,與洋人爆發衝突’片段。
大致劇情是清朝黑旗軍將領劉永福,被清廷派去攻打法軍。
臨別之際,他有感國難當頭,將一把寫有列強與清廷簽署的一係列不平等條約的折扇贈給水軍教頭黃飛鴻。
而黃飛鴻為了銘記這一刻恥辱,則在船艇上安排舞獅為他餞別。
舞獅自然少不了放鞭炮與敲鑼打鼓。
不遠處的洋人船艇卻誤以為黑旗軍在攻擊他們,立刻命令手下向那邊進行炮轟,導致一係列死傷事件,從而間接引出後續故事線。
這第一場戲沒有秦軒的份,大部分視角都圍繞著林聯傑飾演的黃飛鴻進行。
譬如接下來第一場第三幕,就是舞獅人員被火炮打傷,黃飛鴻眼見舞獅即將落地,為避免不好的彩頭,他親自接住獅子頭去采青...
據秦軒了解得知,林聯傑出身於武術世家,是有真功夫在身的。
最擅長的是八極拳與散打,曾多次獲得全國武術冠軍。
秦軒出於興趣,並沒有離開,而是近距離觀摩這位動作巨星怎麼入戲、怎麼將人設與細節演繹出來。
加上考慮到以後會投資影視劇,看看廖克旭這位大導怎麼導戲也是好的。
五分鍾後,所有演員各就各位。
攝影機、燈光、收音等全部就緒。
場記打了一下板,高聲喊道:
“全場靜音!”
板兒爺迅速將寫好的板兒放到攝影機前對準板,跟焦對焦到演員身上。
“A!”
隨著廖克旭聲音響起,第一場第三幕正式開鑼。
林聯傑不愧是享譽國際的巨星,入戲猶如行雲流水。
特別是那神態那動作,配上那一身長袍與冷冽氣勢,彷似真實事件正在發生一般,讓人看得入迷。
這一次,廖克旭給黃飛鴻的形象上進行了一些改造,讓林聯傑以剛正不阿、嚴謹、明辨是非的人設出現。
更大的不同是,這一版的黃飛鴻除了英俊外表與務實打鬥外,還多了許多內心戲的刻畫。
讓秦軒印象最深刻的是,廖克旭為了讓影片呈現曆史元素,在細節與演員的言行舉止方麵十分苛刻。
或者說,這已經不能用常理的苛刻來形容了。….譬如剛才劉永福贈送折扇一幕,為了體現那種背景下的辛酸與暗諷清廷腐敗無能,單單那幾句離別對話因為語氣不對就重拍了三次。
這讓習慣了電視拍攝方式的秦軒,一時間也有點難以適應。
他自然清楚電影拍攝的各方麵要求與細節,都要比電視高出許多,也早有心裏預備。
卻沒想到廖克旭在這方麵的嚴苛,比標準要求還高出一大截!
這執行起來,難度自然提升很多。
事實上除了秦軒有這種感受外,就連新城那群老牌演員都有點無所適從。
譬如同一件簡單的對打戲,你讓一個新人重複二三十遍,對方不會有怨詞。
但要是讓這些老牌演員也重複如此,未免就有點吹毛求疵了。
最關鍵的是,這會讓他們很沒麵子。
“一碗水端平。”
秦軒心中浮現起這個評價。
自從進入拍攝狀態後,廖克旭儼然成了片場暴君,刻板固執的性格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WwWx520xs.com
不管你是新人還是老牌演員,在他眼中沒有什麼區別,隻有對或錯之分。
即使大牌如林聯傑也一樣,哪裏做得不對就NG重來,直到沒瑕疵為止。
麵對如此高規格要求,那些曾經與廖克旭共事過的還好,起碼清楚他是這樣的人。
但那些首次合作的大牌,心中多少有些微怨言。
還好廖克旭的身份與地位擺在那,還能鎮得住場麵,換作其他導演隻怕早就炸了。
由於林聯傑很忙,加上留組時間有限,前兩天全是圍繞他進行,直到第三天才有秦軒的戲份。
與秦軒搭戲的除了戲院老板、沙河幫眾人外,還有鄭怡熙飾演的十三姨也會出場。
主要內容便是圍繞梁寬與十三姨初次見麵鬧出曖昧的搞笑部分,也借此引出沙河幫的衝突。
一大早,秦軒便趕到片場化妝。
由於拍的是清廷戲,古裝、頭套、豬尾辮等肯定少不了,單單化妝就要花近四十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