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談話間,朝暉已將車開到了自己的公司。
他的業務確實不難,並不是什麼十分高大上的項目,其中的盈利模式就是代理高校學生的各項業務,從電話卡到日常生活用品,應有盡有。
如果隻做一個學校,可能業務規模不夠大,可是在上海的連片的高校園區中,有足夠的客源來積累規模效應:
一方麵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拿到貨源薄利多銷,另一方麵也有足夠的學生兼職來完成相關業務,環環相扣,形成良性循環。
業務雖然簡單,但這一年多來朝暉憑著自己多年雜貨鋪的經驗用心發展,把各項業務條線處理井井有條,而自獲得了創業比賽的資助金並設立公司後,業務規模也得以快速擴大,員工數從開始時的光杆司令到現在已有三十幾號人,年利潤增長到數十萬元。
這樣的速度讓他表示滿意,隻是做到這樣的成績,讓還要兼顧學業的他常常分身無術,幾乎占用了所有課餘時間,忙得一刻不得歇息。
而倪青本來就是農家的孩子,更何況還欠著一份恩情,所以做的更加賣力。
正式上任後,為了滿足公司“形象代言”的要求,她甚至化了淡妝,換上了一身職業裝,以專業的姿態投入這份看似不起眼的崗位,凡事務必盡心盡力,勤懇而盡責,竭盡所能幫朝暉分擔著各種壓力。
她的努力很快讓朝暉感受到了這股推力,很多事都不必自己親力親為:
“這妹子真心不錯。”
一天下午,朝暉對倪青說:
“你不用再幹這些活了。”
“啊,為什麼?是我做的不夠好嗎?”倪青不解,緊張問道。
朝暉笑道:
“你做的非常好,所以我準備提你的級別,另外再給你加30%工資。”
……
於是朝暉讓她從一些基礎業務進階到較複雜的管理業務,並親自帶她,事無巨細的耐心講解,聰明的倪青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竅門,並運用自如。
除了學習到了管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與朝夕的相處,讓她開始對這位老板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直以來她都覺得朝暉是個玩世不恭的紈絝子弟,現在才明白他也是白手起家,資助她的醫藥費用也都是靠自己賺來的。
凡此種種讓她深刻感受到,他確實是一位自信灑脫、細心又有人情味的上進青年。
而年輕的倪青同樣也是一位“迷妹”,她尤其欣賞朝暉認真工作的樣子,身著白色的條紋襯衫的他顯得英俊而又充滿朝氣,不經意間散發出的陽光感,仿佛漸漸照進了她的少女心……
“你在看什麼?”觀察力一流的朝暉捕捉到了倪青的“偷窺”。
“哦,沒什麼,這……這份文件我處理好了,你看看怎麼樣?”倪青的臉上一陣泛紅,不明白他為何如此謙和的臉上有如此犀利的眼神。
……
可是創業終歸不是風花雪月的爛漫故事,而是要靠腳踏實地的辛勤積累。
兩人一起攜手努力打拚著,有時人手不足時,朝暉需要親自去跑腿,負責及時配送各種商品。
有一次送貨小車拋錨了,朝暉不得不下車去修。
不巧路上突然下起了雨,陪同的倪青趕緊下車為他撐傘,沒料到這小雨過了一會變成了傾盆大雨。
“哇靠有沒有搞錯,這麼大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