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為了延續這段關係,他不自覺的與她不停的種,沒想到越種越多,直至種滿了庭院,最後也贏得了美女的芳心。
“哦,原來是這樣啊。”
“對啊,後來呢我們結婚後,於是以海棠為主題改造了這庭院,還不錯吧?”女主人有點驕傲地介紹自己“作品”。
“我記得《紅樓夢》裏有這麼個情節——”倪青又想起了一個典故,“探春舉辦了一個詩社,賈寶玉聽說後匆忙趕去。不料路上遇到了丫環翠墨,說:‘寧國府送來了一株很美的海棠花’。寶玉想了想,便派翠墨叫人送到怡紅院。因搬來了海棠花之後,果然妙趣橫生,索性詩社便取名為‘海棠社’。我想這裏和這個故事有一種異曲同工之妙。”
美女老板讚歎道:“哇妹妹,你好有才,連這都知道,你就像紅樓夢裏的那個黛玉一樣。以後我就借用你這個典故,讓它也能成為吟詩作賦、共賞風月之地。”
海棠似乎也聽懂了人們的讚賞,在夜色晚風中搖曳著。
朝暉看著這片顫動的花海,確實像一個粉紅色的夢。
倪青也饒有興趣的觀賞著,“海棠社,花兒美。老板因花抱得美人歸,我們又因花來到此,咱們以花做媒,因花結緣。”
“妹妹,你總結的真精辟。”美女老板讚不絕口。
大約是被倪青挑起了雅興,女主人似乎想起了什麼,讓糙漢子從屋子裏搬出了一個大家夥,並手捂著彈奏起來。
坐在海棠花縈繞的江南小院子裏,一盞香茗,一曲古箏,耳畔邊意蘊悠長,似乎讓人放下所有的煩擾,任由思緒漫天飛揚。
此情此景讓倪青不禁讚歎道:“原來老板娘也好有才情呢,”而後又轉頭對朝暉念道,“以後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小園庭。”
“怎麼樣的?”朝暉故意問道。
“我想想啊……”倪青閉著眼想象著那依稀的夢景,配合著古箏曲子念起了散文詩:
“咱們那小庭院有著雨過的蒼茫與滿庭蔭綠,織成無聲幽冥;小娃獨坐胸前,聽隔院蚓鳴;天邊一片化不盡的雨雲,倦展在海棠樹頂上,掠簷前作圓形的舞旋,啊——是蝙蝠,還是蜻蜓?”
曲罷,大夥鼓掌:“太美了。”
“這是你自己作的嗎?”
“不不,這是當年徐誌摩寫的。”
幾人撫琴賦詩笑談中,不知不覺已入夜:
“時間不早了,早點休息吧。”
“好的,晚安。”
夜深後幾人互道晚安,各自入寢。
倪青的指尖觸摸著床榻上紫漆描金海棠雕花,與朝暉耳鬢廝磨說著情話:“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海棠》)。”
“睡吧,大詩人……”
兩人一夜徽州美夢之後,也打算多逗留幾天——
於是朝暉便在村口的南湖前支起了畫架,作為一個業餘資深人民藝術家,他要好好享受這片美景。
鄉村景致在陽光下一覽無遺——湖岸邊古樹參天,軀幹青藤盤繞,垂柳枝葉婀娜;天光雲影,水天一色,如一幅大自然抒畫的山水長卷。
倪青也懶洋洋的依偎在他身旁,啃著當地招牌雞腿曬著太陽,不時“指點”朝暉作畫:
“為什麼這屋下有一點黃?”
“是你這隻饞貓啊。”
“哼。”對了,你說我們要不要和他們一樣,幹脆這裏住下算了?”
“嗬嗬,別瞎想了。”朝暉笑道。
“好吧,”倪青也知道不太現實,“那過幾天咱們去哪兒呢?”
“九省通衢——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