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一波(2 / 2)

而經過內部整合的朝暉,慢慢完成了糧草收集,此時手上漸漸積累起大筆現金流,於是他開始搶先於銀狐暗中不斷分批買入,以至於股價才會“毫無征兆”地迅速拉高。

這讓銀狐始料不及,隻是此時股市的整體走牛合理掩飾了朝暉的買入行為,已入局投入資金的銀狐隻好按原計劃繼續買入。

然而這種買入速度實在太慢,收集的籌碼也太有限,為防止股價在牛市中走勢太快,導致買入的成本過高,銀狐不得不提前安排上市公司提前行動——

這也是當時為何突然停牌並進行大額定增的原因,這雖然讓他們得以一次性購入足夠的股份,也意味著他們不得不以目前較高價格為代價購入了“帶鎖定期”的股份。

(再次提示:通過定增方式獲得的上市公司股份最少一年內不得賣出。)

當朝暉在上市公司定增公告上,看見銀狐赫然在列之時,也象征著他們正式邁入朝暉設下圈套的第一步,心裏長舒一口氣。

從更深層次而言,朝暉之所以料定能成功讓銀狐入套,是因為這一次他同樣將他們的心理拿捏的恰到好處!

他太了解銀狐的資本運作的步奏了——

因為資本運作是一項資本與專業技術結合的高難度資金管理行為,雖然一旦成功利潤可觀,但需要大額資金持續投入,而且需要長時間的準備、談判,設計,需耗費大量精力。

而銀狐使用“寄生”戰術與上市公司準備聯手操控股價之時,首先他們將與上市公司簽訂了抽屜協議(秘密協議),約定好分成和收益,以及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中途雙方不可輕易退出。

以銀狐的設想和規劃,他們將包裝一些優質資產再注入上市公司,然後不斷發出“利好”公告在資本市場“講故事”,再加上股市大牛,以及二級市場上何德挺的炒作功力,多管齊下的攻勢一定會讓這家上市公司成為市場上黑馬中的黑馬,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來掩蓋上升的成本。

萬事俱備,隻是沒想到,朝暉暗中提前抄了銀狐的底,吃進大量低價籌碼,而根據協定銀狐不可退出,而且已投入太多資金和資源,這等於間接逼迫他們立即以更高的價格參與定增,增加了運作的成本,同時鎖定了出售時間,為後續的暴跌空間埋下了伏筆。

除此之外,為確保萬無一失,朝暉不得不僭越了一次——

他安排人員在海外注冊了大量皮包公司,不斷向這家上市公司拋出購買訂單,並也確實支付了一些預付款項作為誘餌,該上市公司獲得訂單後開始大量生產;

雖然沒有及時收到現金,但仍以應收賬款的形式計入營業收入,上市公司賬麵業績得以大幅提升,很好的配合了朝暉的買入後股價持續上漲的行情,當然又為銀狐埋下了一顆雷。

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五月末六月初的股市,猶如一頭已經狂奔數月的瘋牛,氣喘籲籲,筋疲力盡——

指數上漲極其困難,但時不時出現大跌卻很容易,成交量開始提前萎縮。

天有大災必有異像,所有這些征兆,讓曾經吃過大虧的朝暉這滯漲之中嗅到了那“熟悉的味道”:正是股市泡沫即將破滅的風險!

於是他趕緊提前出盡了早前買入的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這一來一去,自己已盡掙了數倍利潤,提前實現落袋為安,就等接下來看還在其中的銀狐好戲。

隻是唯一沒有想到的是,之後的發生的股災比預想的還要慘烈。

而銀狐也畢竟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他們也嗅到了市場風險,怎奈高價購入的股份被定增規則(再注: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機構至少一年內不得賣出股份)鎖定無法賣出,而一年前誰又能料到這市場會如此瘋狂的開始、如此快速而慘烈的結束呢?

但他們最終還是沒有坐以待斃,在淩燕指責的壓力下,何德挺在六月末的股災期間大量運用股指期貨瘋狂做空,來對衝股票的損失!

隻是人算不如天算,這種工具因為有誘發股指向下的嫌疑,被監管層逐步限製直至暫停,銀狐失去了對衝的工具,僅挽回了一部分損失,結結實實吃了一記悶棍,同時間接又為自己埋下了一顆雷。

至此,第一波初戰告捷,銀狐被死死釘在了沙灘上。

不過雖然銀狐遭受重創,但是朝暉很清楚,他們這麼多年所積累的實力,基業早已根深蒂固,不會因為這一次攻擊而滅亡。

一如當年銀狐的“一魚兩吃”,朝暉也繼續觀察著,急鑼密鼓地進行全麵備戰,隨時準備根據市場狀況部署第二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