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熔斷(1 / 2)

2016年開年,萬象更新。

正當人們從元旦假期的喜慶中歸來之時,A股市場也將辭舊迎新,即將翻開嶄新的一頁。

隻是這一頁翻得有些過於沉重與苦澀——按照預定的政策安排,滬深交易所開始正式實施“熔斷”新政。

(注:熔斷製度指的是當股指上漲/下跌到一個數值時,如觸發5%熔斷閾值,交易所將自動停止交易,如同保險絲的效果,本意是為了防止股指再次出現連續暴跌的非理性行為。)

沒想到這個基於良好初衷,並在國外運行成熟的政策,在A股完全水土不服:

1月4日滬指開盤第一天當即暴跌6.86%!

“頭七啊,頭七。”

“什麼頭七?剛過的新年,這麼不吉利。”

“開盤頭一天跌了近百分之七,簡稱‘頭七’。”

“這……這麼解釋還真有點道理,這市場算是玩完了吧。”

股民們在這突如其來的又一次打擊中無奈調侃著。

經曆的了數次股災後,他們已形成了“樂觀向上”的本土特色,段子手橫行,明明被打碎了牙齒和著血往肚子裏吞,卻依舊不忘幽它一默。

事實上,經曆了頭一天莫名其妙的“頭七”之後,市場果然繼續止不住的一瀉千裏——1月7日,滬指再度暴跌7.32%!

同時當天A股全天僅僅交易了13分鍾便一路狂跌至熔斷收市,開創了A股曆史上最短交易時間的新紀錄!

兩天時間裏發生了4次熔斷,其中兩次觸發了5%的熔斷閥值,兩次觸發7%的熔斷閥值,開年一周A股暴跌11.96%,7.5萬億市值灰飛煙滅!

“朝總,這次您又是怎麼知道要提前賣出的?”

“是啊,朝總,這次資本市場“熔斷事件”您怎麼看?”總經理辦公會議上,下屬們拋出了此疑問,此時的朝暉在他們眼裏已近乎神一般的存在,想聽聽他對這眾人看不懂的行情作何看法。

朝暉正欲解釋,可又頓了頓嗓子,並不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你們知道墨菲定律嗎?”

“金融常識嘛,大概知道一些,大意是說,當人們預期事情有好和壞的兩種結果時,偏偏都會得到壞的結果。”

“好像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有一個關於墨菲定律的比喻:如果你把一片幹麵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它兩麵都可能著地。但你把一片一麵塗有果醬的麵包掉在新地毯上,常常是有果醬的那麵朝下。”

朝暉笑道:“不錯,解釋很專業,比喻的也很好,意思就是如果一件事情發生有兩種可能,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朝著災難的方麵發展。而熔斷製度即可上漲時向上觸發,也可以下跌時向下熔斷,本是一種中性的政策,可是根據墨菲定律以及股災的後遺症影響,這在無形中似乎在誘導人們不知不覺往壞的方麵發展。”

“有道理,朝總解釋地真好。”大夥兒一致稱讚道。

朝暉點頭收下這讚譽,繼續說:“而一旦選擇向下觸發熔斷,市場將很快喪失交易流動性,這大概也是熔斷機製會比漲跌停板更具殺傷力的原因吧。”

“為什麼?”

其中一名員工幫忙補充道:“這就相當於‘磁吸效應’。?”

朝暉倒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他再次發揮了其“領導藝術”,擺了個手勢讓下屬們在其引導下自行開悟:

“磁吸?嗯挺形象,請你幫我給大夥兒說說。”

這名員工繼續解釋道:

“熔斷機製相當於劃了一條線(注:如5%或7%的閾值),在墨菲定律的作用下,大盤會像得了強迫症一樣選擇拚命向下觸碰那條線,而股市下跌時‘磁吸效應’會很強,”說著,拿著兩支簽字筆當“磁鐵”比劃道,“就像被磁鐵吸引一樣不斷加速接近這條線,然後到點位後‘哢’熔斷了,這應該也是股市暴跌原因之一。”

“說的真好,形象。”朝暉讚賞道。

“說的再好,也不如朝總提前賣出厲害。”

“是啊,是啊。”

……

朝暉並不想拆穿自己在他們心中未卜先知的高大形象,其實他所理解的熔斷真諦不過是和大家一樣:後知後覺而已。

調侃歸調侃,如此震撼的行情,讓他簡直無法相信眼前這赤裸裸的現實:

彼時整個A股市場再度如雪崩一般直線跳水,時隔僅半年之後,市場又再一次哀鴻遍野。

不過他的觀察視線重點依舊不僅僅在市場境況——畢竟他對銀狐的第三波攻擊還在進行之中:

“這一次,夠他們喝一壺吧。”

誠如斯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麵對如此猛烈的狂風暴雨衝擊,國家隊都不能獨善其身,銀狐手中的上市公司股價毫無意外的再次死死趴在了跌停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