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著“合縱連橫”的金融大戰略,朝暉在曼麗的協助下順利實現了“合縱”,有效鞏固了主業,於是野心勃勃的準備推進“連橫”戰略。
理想雖然很美好,隻可惜他在“橫向”擴張上並不順意——
橫向擴展其他金融業務,勢必涉及相關金融牌照。
【注:金融牌照,即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由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等部門分別頒發,用以批準金融機構開展業務的正式文件,一些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能旱澇保收、躺著賺大錢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有這些稀缺的牌照;
目前在我國需要審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銀行、保險、信托、券商、金融租賃、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銷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額貸款、典當等12種。】
而申請金融牌照並不容易,除了對資金實力、軟硬件設施、風險把控等多方麵都有很高的要求之外,監管層審批方麵也有一些“慎重”考量,主要是混業經營、公平交易、利益輸送等方麵的問題,目前市場上牌照齊全的主要都是一些國有大型金融財團及一些資深背景的集團。
作為一家幾乎沒有背景的草根民營企業,在嚴格管製的背景下,僅僅滿足“有錢”這個條件是根本不夠的,朝暉發覺自己根本難以申請到其他金融牌照,無論自己如何努力去爭取,但是始終難以有所突破。
“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期貨、租賃、基金,聽說隻要能收集到這主要的7張牌照,就可以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召喚神龍了。”
“得了吧,還七張,能得一張就很不錯啦。”
“這麼喪氣?當初咱們不是說好要打通全金融產業鏈,逐鹿中原嗎?”
“你倒是逐啊?”
集團董事會上,管理層骨幹們爭論不休,在屢次碰壁後該怎麼實施這個戰略進行了多次探討。
“難度肯定有,做事業哪有那能天天一帆風順,依我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尋找好突破口是個關鍵。”
“正合我意,其實這些牌照看似很多,最主要也就是銀行、券商、保險、公募基金等這幾張最難,我分析了一下,對於我們集團而言目前申請券商牌照最重要,也是我們最有可能的突破口。”
“是啊,2014年管理層鼓勵金融創新,混業經營,對券商牌照有所放開,這幾年也確實冒出了不少新券商,我們還是有機會的,目前市場上證券業務牌照隻能逐步獲取,一般從投行業務開始,我們本身就是投行業務出身,所以從這裏切入無疑最合適。”
朝暉表示同意:“你們分析的很對,我也這麼認為,但問題是,我們無論如何都切不進去啊。”
“朝總,雖然我們直接申請不到,但是我們可以‘曲線救國’呀。”
說話的人,正是當時那個“刺頭”老總——李俊,曼麗設立了總部研究所之後,他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研究所的領軍人物;而他對曼麗也是忠心耿耿,成為她的得力助手,兩人配合默契;
這匹被曼麗馴服的“烈馬”優秀表現也讓朝暉對他刮目相看,在其心裏的地位逐漸從一個不起眼的配角,上升至集團層麵的心腹骨幹之一。
“李總,你的意思是,直接在市場上收購一家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