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偽善(1 / 2)

話中意思隱晦,表達得恰到好處,虞昭稍用心意會了一瞬,心中便了然,垂眼思量過後,先壓下自己總想以惡意揣測人的性子,又抬頭看向張淑容,做神色如常狀,與她確認道:

“不奇怪,她本從來都是個不愛爭風頭的人,不是嗎?”

“確實呢,”張淑容盈盈一笑,點頭答道:“團年宴上百花爭妍,放眼望去,目光所及皆是人間富貴花,獨那一朵樸實無華的白蓮綻放在其中,倒不知這風頭,最終會被誰人爭了去呢。”

虞昭問道:“那又與本宮何幹呢?”

張淑容答道:

“想娘娘願意費心提點嬪妾,卻總不大願意拿真心實意去親近對你和善恭敬的淩妃娘娘,嬪妾便知,娘娘麵上不動聲色,卻著實是個明白人,不該不懂啊……”

不明不白一席話說完後,張淑容終於切入正題:“如今北疆的荒災災情剛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一類渾詞,卻不知為何,在這年末間四起民間,淩妃娘娘會做人得很,為災民又捐詩又捐物呢,此舉,當真體現出了她的良善性子不是嗎?”

此言看似是將淩妃所做的那些善舉吹捧上了天,卻分明是在諷她救災心意不誠,還非要標榜一身偽善,原荒災初起餓民遍布的關鍵時刻,不見她提出幫著出半點力氣,如今災情落了,百姓的生活分明無憂了,她就開始搞這些花頭。

雪中送炭摳摳搜搜,錦上添花卻要大張旗鼓,其中帶著的刻意目的,呼之欲出,不是為著討好災民搶一波功勞拉攏點人心,費這好些力氣,還能是為何呢?

心眼不小者,便察覺不出淩妃此舉的目的是為何,但虞昭與張淑容二人,恰好倒都是細心如塵之人,所以一朝無意間互通了消息,淩妃在暗裏打好的那算盤,恐怕就已經差不多暴露了完全了。

當日血葡丹之恩,虞昭一直記在心中沒忘,她雖一直清楚,自己與淩妃的性子不大合適,卻也不願平白把她想得那般有心機,此時聽了張淑容這些話,忽而默然,思考良久後,依然搖頭,語氣淡淡道:

“歸根結底,她想出風頭也沒沒犯錯,要爭與否,爭得到否,隻要不傷害到別人,本宮便無心管。”

“娘娘無心管她,可嬪妾知道,有人卻想要娘娘當她的墊腳石呢。”

張淑容說著,小步走上前,把手上的一堆禮冊放在桌上,抽出其中一本最不起眼的膳食單子,捧到虞昭麵前:

“娘娘請過目,今日晚宴上的菜色,隻有二人與眾不同,獨淩妃娘娘桌上多了碗粗麥子粥,而懿妃娘娘您的席位上,每一道菜都是珍饈佳肴,卻幾乎都是油重鹽多的口味,這,便是淩妃娘娘先前特地與嬪妾囑咐的。”

自來宮中各位主子入了宮,飲食上的各色口味喜好與禁忌,膳房皆是有詳細記檔的,若有人有心想探知虞昭的口味如何,隻悄聲著人去膳房談談話,輕而易舉便能得個答案,虞昭平日裏的口味,便是以清淡為主,而以重油鹽為顧忌。

回想淩妃平時對虞昭,做出的姿態,從來都是討好迎合之向,此番暗裏對張淑容的吩咐,竟卻是反其道行之,何樣的心思,虞昭看見麵前那菜冊子上,給淩妃的那一欄。寫著碗粗麥子粥,不由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