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來權貴之間的人情來往,大多都是以利益參雜在中間做關聯才能建立起來的,冰冷的金銀財富易有,一顆赤熱的真心最為難得。
在這年三十,特地來送一點絲毫值不起價的野菜葉子,隻為給虞昭開口胃,此般舉動,細心而不起眼,斷不會是那些滿眼隻有榮華富貴,一心隻想趨炎附勢過來找虞昭攀關係求利益的人能想得到做得出的。
由此,就可顯現出李老太君的為人的真實,故她對虞昭的關懷裏暗含著的純樸而真切,也確實能令人信服。所以,也難怪連卓姚這個時刻端著穩重不常表露偏頗之意的老成人,都忍不住會對其讚不絕口。
聞卓姚談及李老太君的好處,楚子凱自認也有發言權,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表示讚成,回憶道:
“李老太君一生為人爽朗,從不願與心術不正之人同流合汙,小時候,朕在幾兄弟中容易受排擠孤立,她卻獨願意心疼朕,時常來宮裏與皇祖母談天時,也會搜尋許多稀奇古怪的吃食來給朕嚐新鮮,可見,如今昭昭也招了她喜歡,故她才願意為你費心。”
無端受了人家的善意,虞昭心中也是十分感激,又聽楚子凱這樣一說,她當即更能深切感受到李老太君的親切了,思量道:
“確實該好好謝謝她老人家,今晨這菜蔬送進來入膳後,我果真就嚐對了胃口,今日三餐都吃得進去了,再加上先前勞動她老人家為著孩子縫製百家被一事,她也毫無不情願地就答應了,與她添了這許多各式各樣的麻煩,我也總得送點什麼表達心意才好。”
“不必,如此就客套了,”
聽完虞昭所表達的想法,楚子凱想都不想擺手回絕,後笑著與她細解釋道:
“你才開始與她打交道,不大了解她的性情也是情理之中,老太君和皇祖母的性格,極為相似,她二位老人家,對待自己喜歡的小輩時,皆是掏出心窩子做維護的,你受了她的好意,心頭記著就好,特地去與她表達客套,反而會生了情分,倒是不好。”
有恩必報一念,虞昭生來就是將其刻在骨子裏的,她依舊覺得,無功不該受祿,無端拿人好處默不作聲不給回報,心裏有些過不去,遂又與楚子凱商議道:
“雖她可能不會在意東西物件兒什麼的,但送與不送,代表的卻是我的心意,隻就當是小輩回送長輩的禮品,表達關心就好,悄悄的不宣揚,不扣上恩賜的名頭可好?”
“昭昭不憂心,你聽朕的,絕對不會有錯,”
楚子凱信心滿滿,依舊固執己見,但他也知,虞昭的性格,是天生不大願意欠人家人情的,思考一瞬,又為她出謀劃策中和道:
“你與其送她回禮,還不如平日無聊時,能多想起她,傳她入宮,帶著她與她賞幾回花,約幾把葉子牌,豈不是更顯親切。”
“娘娘,奴婢覺得,陛下說得極是,”
一直留心著二人的談話內容,卓姚順著這些話,像是回憶起了從前許多美好的事情般,笑得兩眼彎彎,帶收拾完手上的活兒後,也跟過來與二人一同湊熱鬧。
“奴婢有幸自小在先皇太後身邊侍奉,也是今生有福,算是跟著她和李老太君一起長大的,她兩姐妹的脾性,正如陛下方才所說的一般。心中正直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