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下飛機,大家就到了與會賓館。梅寒隨著使團安頓下來,第一次會談安排在下午,午飯時間被告知沒有準備午餐。使團隻好吃自己帶的一些幹糧泡麵。

楊主任感歎道一上來就給我們下馬威了,下午肯定會激烈。梅寒和劉將軍在外圍會場進行禮節性對話。雙方主要外交人員在主會議場進行中,前方記者邵雲環發來的報道是這樣:

高層戰略對話在米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會前世界各國都在關注雙方是否能夠通過此次對話取得一些雙邊關係的有益進展,然而,對話會議剛開始後不久,所有人的目光便幾乎都被不同尋常,且火藥味十足的開場對話吸引去了

華夏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表示,由於我們的正當權益受到無理打壓,雙方關係在過去幾年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損害了兩國人民利益,以及世界的穩定和發展。這種局麵不應當再繼續下去。米方動輒幹涉我國內政的霸權行徑,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外長表示,米方在我方出發前一天,發起新的對華製裁,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隻能證明內心的虛弱和無力,絲毫不會影響華夏的正當的立場,也不會動搖華夏人民的意誌。他並強調,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雙方在對話中能否各自顯示出誠意和善意,發出積極和正麵的信號。如果米方願意,我方願意共同承擔起這份責任,將應該做的工作做好。

細節一:為何布林肯和沙利文需要照稿念?

按照慣常的外交禮節和流程設置,雙方開場禮節性的發言應該是簡短而克製的,不會涉及太多實際的會談內容,所以也沒有事先準備完整發言稿的必要;而米方的這樣一個細節操作至少透露出兩個深層信息:

1)米方打破慣常外交禮節和流程,在媒體麵前批評我方,以壓倒態勢獲得輿論和談判主動權的策略和目的是既定的,是會前安排好的,是有備而來的;可見米方急於獲取戰術上的談判籌碼,十分看重透過媒體傳達的輿論信息,而實質性的談判籌碼並不足以支撐米方的談判目標和談判實力。

2)米方之所以要備稿,是因為其對發言的措辭和表達是敏感的,是要斟酌的,顯然這不僅是說給我方現場代表聽的,而是要通過媒體傳播出去,一方麵向國內民眾和反對派展示對華強立場,以爭取部分原特朗普支持者的認可和配合;更重要的是要向其盟友和潛在盟友傳遞對華強硬的信號,以兌現某種“朋友間”的承諾,給“馬前卒”們一顆定心丸。

3)既然已經事先備稿,但既做不到脫稿或部分脫稿,又對基於發言稿件的其他方麵工作準備不足,甚至互傳小紙條,這一點也同樣別有意味,結合下一個細節我們繼續探究。

細節二:為何米方翻譯在事先備稿的情況下表現如此之差?

透過現場的對話視頻我們可以看出,米方的談判翻譯的表現實在是非常差勁,不但與我方翻譯的表現相形見絀,甚至對不起作為一個職業翻譯的專業性;然而這種重要的會談場合,米方是絕對不會派出一名專業素養不過關的翻譯的,再結合布林肯和沙利文全程讀稿的操作,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米方的終稿組建是非常倉促的,這種不堅定的操作則至少反映出兩個問題:

1)米國政府及其外交機構並沒有形成共同且堅定的對華外交戰略和外交態度,內部聲音並不一致,尤其是在細節問題上,閣內、黨內、國內的對華利益訴求並不統一,需要左右權衡,瞻前顧後,試探性的成分極大,並不是帶著明確的目標和信心來會談的。

2)米方的稿件措辭有明顯的對盟友隔空傳話的意味,稿件又是在多輪接觸之後刪刪改改,可見米方原本同“朋友們”前期交流時帶去的預設方案並沒有收獲一致的反饋和響應,國際關係和利益的錯綜複雜不是布林肯串幾次門就能捋順的,而米方對盟友的控製能力也是肉眼可見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