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鑒別寶玉(1 / 2)

“我對古玉這個行業不太懂,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這塊玉的層色,雕刻都很不錯。去年價格大概在兩百八十萬左右,今年不知道什麼原因,價格是去年的一倍,大概是五百萬。如果我是商家,對於您這樣的老客戶,價格不能要太高。因為你本來就是行家,價格太高,得罪你了,下次你不在他那裏買古董了,他就虧大了。但是也不能不賺錢,畢竟人家要生活。我想想大概的價格會在五百六十萬。”

趙榮鵬很驚訝:他萬萬沒有想到梁修誠的分析能力會那麼強,方方麵麵都想到了。

刹那,他對梁修誠有種刮目相看的感覺。

“梁先生,你也懂玉器?”

“嗯,不算懂,也不算不懂,略懂一二!”

趙榮鵬自問玩了那麼多年的古董,對價格都沒有他把握得好,眼裏透出濃濃的欣賞。

“梁先生,說說,你這知道的這個一二有多少。”

“這不太好吧。”梁修誠故意謙虛一下,“萬一說錯了。”

“沒事,這裏除了我,沒幾個人懂玉,說錯了,他們也不知道。”趙榮鵬直呼直說。

趙珺瑤忍不住笑了:“我三叔說得對。這裏除了我三叔沒人懂。你盡管說。”

“那好吧,我就獻醜了。”

“玉在我國的曆史已經有幾千年了,‘玉’這個字在商代的甲骨文和鍾鼎文都有出現。古人認為玉是由萬物精華形成,能代表天地四方神靈以及人間帝王,能夠增進神與人之間的交流,傳達上天的信息和意誌,是天地宇宙和人間禍福的主宰,具有神奇的力量。”

梁修誠心中默笑,我堂堂紫薇帝君看過無數人間祭祀,這點東西,我簡直倒背如流。

“一塊玉被埋藏在地下幾千年,經過水土腐蝕,地熱暴冷的錘煉,還有不同地區的空氣的濕度和溫度的變化,他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痕跡。要想判斷一塊玉的年份,可以看看他的皮殼,有的玉會有雞皮疙瘩的形態,就是像被蚊子叮一樣隆起一個個的小包,遠古的玉,夏或者夏朝以前,還有一些高古的玉,比如,商周漢晉的玉表麵都可以見到這些東西,魏晉的玉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宋元之後的玉就不太明顯,需要放大鏡才能看到。一些擅長造假的人都不願意仿造皮殼,因為仿品的皮殼往往是琢出稀疏的麻坑,或是光皮,沒有疙瘩。如果要模仿雞皮疙瘩,成本非高,則人工成本遠遠超過賣出價,能花了很多錢,也做不像。”

趙榮鵬像聽神話故事一樣,他之前也聽到過一些這樣的鑒別方法,但是沒有那麼詳細。

“第二,玉是有光澤的。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的玉器都有漂亮的玻璃光,玻璃光一般是在潮濕環境中容易形成,看上去是藍色的,這種東西形成的時間大概要一千年以上,這樣就能很快的推出他的時間。還有,古玉的玻璃光澤,比較獨特,反光和拋光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