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回城之後開始大力發展農業,把大片土地包給地主,讓地主去經營,相當於是官資勾結,壓榨百姓。
東部平原地區,潭水沿岸,金陵等地都大量屯田。
李恪清理完涼州皇宮事務後,手上兵力多了幾千,其中還有從南北方災區回來主動參軍的人。
可是目前李恪隻有涼州和災情剛剛好轉的北方秦州,本來就相對窮的兩個地方,錢莊生意一直不好做。
“我們是時候幫拓跋海奪回吐穀渾了。”
如果像拓跋海所說的,收複西方失地一方麵可以把涼州和秦州連在一起,一方麵可以打擊一下長孫無忌的邊防實力。
可是李恪也很擔心,以拓跋海的實力,吞了自己都是有可能的,到底能不能夠信任拓跋海,李恪一時陷入沉思。
長孫無忌一邊已經開始孤立柳州,柳州很多百姓都逃到涼州去投奔柳鳴,還有一部分直接被長孫無忌下令殺死在半路上。
從古至今都是這樣,朝代更替,苦的都是老百姓。
李恪知道事情後勃然大怒,開始著手商定攻打吐穀渾事宜。
反正自己也沒什麼可以失去的了,不如放手一搏。
“你帶領一部分兵混進長孫無忌的邊防隊,趁夜裏偷襲吐穀渾邊境,注意不能用弓弩。”
“假戲真做,偷襲完成後把鮮卑軍隊引到大唐邊防軍的營帳,讓兩邊打起來。”
“最好是能殺掉鮮卑軍隊的大將,激怒拓跋尚。”
李恪策劃了隔岸觀火,讓鮮唐兩軍交戰,但是目前長孫無忌可能不會戀戰,會割讓北方邊境線求和。
“你既是吐穀渾鎮遠大將軍,你繼續帶領鮮卑軍隊從西邊荒漠向長安進發,我派人去接應,中途一旦有人識破陰謀直接殲滅鮮卑軍隊。”
“如果他們一直追到長安,你假意落敗,原地紮營,以回國搬救兵的名義去吐穀渾大帳內,吐穀渾邊境空虛,我們的人很快就能進到裏麵。”
李恪周密部署了這次計劃,拓跋海也一口應下嚴格執行。
張明也和李恪擔心同樣的問題,如果拓跋海真的反咬一口,那麼大唐就很危險。
“放心吧,我同時派人去向長孫無忌通報了,鮮卑軍隊即將進駐長安的時候,長孫無忌自然會帶兵攔截,我們隻需要保全拓跋海,其他的我們都不要管。”
李恪最終還是做了防備,雖然他不想讓長孫無忌打贏鮮卑軍隊,但是他也不希望鮮卑軍隊真的拿下長安。
深夜,拓跋海帶人偷襲吐穀渾軍帳,暗殺了吐穀渾戍邊將軍,故意鬧醒熟睡的鮮卑軍隊,一路引到大**帳。
兩軍大戰一觸即發。
大唐的戰鬥力果然不及吐穀渾,一路敗退,戰報傳回長安,長孫無忌也不出李恪所料,割地求和。
不過長孫無忌把涼州也割了出去,這下李恪的計劃一下子亂套了。
鮮卑軍隊大搖大擺進駐涼州,拓跋海這個時候還不敢多說什麼,李恪等人隻等拓跋海回城處理這件事。
“長孫無忌真是老狐狸,為了除掉我們居然割除這麼多地,他就不怕鮮卑軍隊一舉殲滅他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