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麵見名人(1 / 2)

李恪和柳悅爭論起後宮的事。

“你想想宮裏的宮女,仆從,還有一些官員大臣住在宮裏的孩子,這些都是後宮要管理的事情,孩子上學,宮女培訓,管理層的工錢,你這總要給別人算一算吧?”

“陛下說些什麼,臣妾好生糊塗,這皇宮的事果然不是臣妾能辦的,還是舞刀弄劍來的實在些。”

李恪為了把柳悅留在宮裏,急的連不屬於那個時代的詞都說出來了。

“悅妹闖蕩江湖,也是想為朕分憂,後宮的事你若能處理好不也是為朕分憂麼?這天下已經夠亂了,總不能這宮裏宮外都要朕親自去處理吧。”

聽到這裏,柳悅確實有些心疼李恪了。

“那好吧,臣妾試著做一下,如果做錯了什麼,陛下可不能怪罪臣妾。”

柳悅的事終於擺平了,第二天,李恪帶著張明,鐵占英和聶良出發去吐蕃,王安劉誠動身去興州,田華帶著晶晶跟隨王安等人一同回到家鄉。

到了興州,果然這裏已經被吐蕃人攻占,幾乎每一處都有吐蕃的士兵。

“劉大人,這些士兵交給我,你帶著百姓先找個安全的地方定下來。”

王安帶著一些弓箭手,打擊這些吐蕃士兵。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咻咻咻幾支箭便解決掉了看門的士兵。

“我們先殺進去,找一個地方先守住,等待陛下勝利的消息。”

王安一馬當先,他的武功也逐漸爐火純青,已經初見高手的風格,經過了一年多戰爭的各種各樣事情的洗禮,王安也再不是當初那個毛頭小子,沒有了李恪,自己也能夠獨當一麵。

王安帶著弓箭手和士兵衝到城裏,在百姓的帶領下跑去了一座廢棄的山寨,那山寨就是當初李恪駐兵的時候,把山大王給嚇跑之後留下的,有已經建成的瞭望台和欄杆,便於防守。

李恪等人馬不停蹄的趕往吐蕃,沒有宣戰直接突破吐蕃邊境,勢不可擋。

“讚普,大唐的兵馬打進來了。”

有吐蕃大臣跑去布達拉宮報告鬆讚幹布。

“我們不是和大唐交好,怎麼還會打起來呢?”

鬆讚幹布對此事並不知情,經過分析鬆讚幹布認為可能是邊境地區有些部族和大唐起了什麼衝突,於是趕緊派人去處理。

這仗還沒打熱鬧的,來求和的使臣就跑到了李恪的營帳裏。

“陛下,誤會,誤會呀,讚普並沒有派人去過大唐,我們已經派人去叫他們撤兵了,千萬不要產生衝突啊。”

李恪這個時候才意識到當年吐蕃王正是李世民的女婿,大唐的駙馬鬆讚幹布,鬆讚幹布當時可是一心歸附大唐,看來這夥人不是他派來的,那這樣事情反而簡單了,直接找自己這妹夫,事情不就解決了嗎。

“行了,這一趟我們算是白跑了,以後吐蕃咱們也不用打了,就像自己家一樣。”

這句話說得使臣笑開了花,他把功勞全算在自己頭上,以為是自己和李恪說得好,李恪才不再生吐蕃的氣,也不再攻打吐蕃。

“就這樣就完了?我這手還沒打熱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