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風波總算是過去了,李恪帶著這些人就在這座空城裏,部署接下來的行動。
“我們即將進行大反攻,現在就可以利用兵力優勢將敵人包圍起來,一舉殲滅。”
李恪派出腳力好的人趕緊到各個軍隊去通報,讓大軍往長安東部_集結,自己帶人繼續追擊,讓敵人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雖然整個來說,敵人的戰鬥力略高於李恪的部隊,但是李恪的部隊也死死盯住敵人,等待救援,兩軍在對敵方大利的水戰中僵持兩天,敵人竟然也寸步難行。
“看來我們要葬身於此了,沒想到大唐竟有如此實力,怪不得萬邦來朝,是我等目光短淺。”
海國統領似乎已經看到了結局,即便有多少不甘,也還是接受了失敗的事實。
當晚,海國軍隊投降,因本次軍事行動是海國統帥擅自發動,所以最終有海國統帥做出賠償,沒有金銀,就把來時的戰船留下,又留下兩萬士兵做俘虜,交由李恪指揮。
李恪將這些人分散開補充進各個軍隊,扣除這些人一年軍費,一年後可以放這些人回家,相當於給李恪白打一年工,就當做是賠償了。
雖然海國人投降了,但是走的時候還是悄悄的在大唐留下一些人,偷學大唐的各方麵技術,經濟、農業、工業、軍事管理等方麵,李恪此時還並不知情。
李恪終於如願以償的再次坐在了長安,下令將撤離的長安及周邊百姓都接回來,準備共同慶祝這次勝利。
“朕想了想,我們還是回到長安來,派人去把涼州的官員都接過來吧,再看看長安有哪些可以用的人就留下來,其他人都讓他們走吧。”
“陛下,這些人可都是反賊,就這樣放他們走了?”
“朕重新奪回長安,是件值得高興的事,隻當一切都是個新的開始,朕今日決定大赦天下,輕罪者無罪釋放,對於被侵害者,朝廷做出賠償,重罪者可回家探親十日,一律減輕罪行,大唐百姓免除從今到新年的賦稅,秋收征糧也減少過去的一半。”
兩年前李恪立蕭妃,也曾下令大赦天下,李恪在位三年,卻做了別的皇帝一生都未曾完成的事。
東唐的大臣大部分都自知無顏麵對李恪,都識趣的離開了長安,帶著家人躲得遠遠的,有些科舉上來的人雖為長安效力,可實際上和李恪並沒有什麼過節,這些人就被李恪留了下來,涼州重要官員全部遷往長安,開始恢複長安的正常運作。
“陛下,您是個好皇帝,大唐一定會在您的帶領下再創輝煌,罪臣決定去嵩山追隨太宗皇帝,削發為僧,此生虔心向善,為陛下祈禱。”
“你本該是個好官,你是這大唐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大臣,張明文不如你,也不及你有智慧,柳鳴沈飛之輩雖為治朝能臣,卻沒有半點武力,隻可惜你居功自傲,甚至想要到朕的頭上來,朕斷不能留你。”
“陛下不殺臣,臣已是感激不盡,你我君臣就此別過,長孫無忌再不會侵擾陛下。”
“陛下!”
李恪和長孫無忌回頭,發現王安執劍站在遠處,氣勢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