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接過了征兵記錄,看了看上麵簽的字,和許世軍同批的烈士幾乎沒有,過後許世軍的村子裏也再沒有出現過烈士,包括當兵的在那裏都很少,許世軍還是整個村子裏麵最值得驕傲的人。
不過這後麵簽的字卻不是那女子的名字,李恪詢問這當官的是什麼情況,當官的稱這是當時那個村的村長,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像低保的發放還有撫恤金等等,都是由村長直接帶回到村子裏去的。
那時候沒有銀行卡,這種工作做起來真是讓人操心,沒有辦法直接把錢打到村民的手裏麵。
一聽說是村長,李恪大致明白了些什麼,也許就是這個村長動了什麼手腳,把這筆錢給密下了。
李恪立馬回到村子裏調查起了這個村長,這村子裏畢竟還是這村長的消息要快一些,一聽說有人調查自己的時候,村長立馬采取行動了。
村長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皇帝盯上了,最開始還以為是什麼朝廷命官,想著先讓村裏的人來探探口風。於是村長安排了一個和自己關係比較不錯的人家請李恪吃飯。
李恪也不客氣,反正也是去調查村長的,不如在這家吃個飯,問的還清楚一點,於是帶著張明他們一起就過去了。
這一家就明顯比許世軍的妻子家裏好得多,木製閣樓,家裏還有很多名木家具,一些雖然不是什麼古董的擺件,也能為這樣的房間錦上添花。
“老鄉,你這房子看上去還不錯。”
“都是朝廷發展的好,百姓隻要一心跟著朝廷,這好日子還不是說來就來。”
沒想到這人還真有一套,怪不得能夠跟村長混好關係。
李恪也不轉彎抹角,開門見山的就直接問起了關於村長的事情。
看樣子咱們村也都還不錯,村長是誰啊?
這人一聽李恪話裏是誇村長的,馬上自己也跟著吹噓起來。
“我們村長過去可是太宗皇帝手下的大官,後來為了幫助我們一個村子都富裕起來,特地辭了官衣錦還鄉,把我們村帶成了現在這樣子,您看咱們家的大魚大肉,那可都是這幾年村長帶著我們賺錢了,我們才有這樣的好吃的。”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村民家裏也能有這樣的資本,而烈士的家裏卻連青菜都要晾幹吃很久。
李恪懷疑這村民也有什麼問題,沒有交流太多,隻是順著他繼續說,吃過飯之後,李恪便離開了,想要到那女子家裏去看看。
路過那女子家門前,李恪看到那女子抱著孩子坐在院子裏,唱著歌哄孩子睡覺,聲音柔和悅耳,李恪竟聽得入迷,在門前駐足好久,也沒有進門去打擾她。
而剛剛那個請李恪吃飯的村民私下裏聯合村長,繼續觀察李恪的動向,這村民一路跟隨李恪來到了這裏,看到了李恪在這女子家門前的樣子,心裏似乎有什麼答案似的趕緊跑回去告訴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