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恪對於自己親手提拔上來的人才又把他們一個一個拿下去覺得很痛心,但是既然這些人已經不是過去的他們,就算是不用了 又有何妨。
“這些人為什麼敢明目張膽,就是因為有王爺在背後撐腰,朕要讓他們吞下去的東西,都給朕好好的吐出來。”
明麵上的整頓明顯使王爺大臣收斂了很多,但是過去的那些李恪必須要拿回來,現在的那些王爺比誰都有錢,一個一個花天酒地,還不是把李恪資助給百姓的錢都撈了去。
“陛下,我們直接下令去抓捕王爺,百姓會覺得李家內亂,這樣做的話有失民意啊。”
李恪一隻手扶著下巴,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不能讓這件事就這麼算了,但是也不能不把外界因素考慮進來,現在自己是大唐唯一的皇帝,太宗早就不管朝中之事,也沒有任何人擁有和自己競爭的資格,如果這時候失掉民意,百姓才是最容易反的時候。
“有辦法了!”
李恪一拍手,計上心來。
既然這些王爺喜歡貪,那就把東西給他們,等到百姓覺得李恪抓捕他們是為民除害的時候,這件事才順理成章。
有李恪安插在王爺府的臥底交代,目前蔣王應該是貪的最多的,蔣王這個人很有頭腦,他會把事情做在表麵上,然後再把事情的成敗歸於天災人禍。
“蔣王?以前的確沒有注意到這個人,每次看各個王爺府呈上來的彙報中,也察覺不到蔣王那裏有什麼問題,況且蔣王也從來沒有設計陷害過朕。”
和別的王爺不同,蔣王的確不反對李恪執政,相反正是李恪執政期間蔣王的收益更多了,他會把每一項工作都做的漂亮,房屋改造,耕種改革,財政撥款,蔣王幾乎每天都在忙碌著,可是這樣的結果讓李恪還是很意外。
“沒想到這人年紀不大,想法倒是不少,怪不得朕發現不了他,說不定朕的部下都被他給買通了。”
李恪決定先整治一下蔣王,這種表麵功夫做的好的人,上糊弄天,下糊弄地,真正吃虧的是朝廷和百姓,鼓的是自己的腰包。
李恪先帶人到了將王府,一看這王府相比於其他人家的差太多了,這個就造假造的不真實了。
晉王治理晉地多年,晉地百姓連年豐收民心所向,晉王府就像是李恪的皇宮一樣華麗,而這蔣王府破舊不堪,外麵的漆都已經慢慢掉落了,府上一共沒有多少府兵,李恪到了將王府的時候,蔣王甚至都不再府裏。
李恪就在王府等著蔣王回來,蔣王回來的時候一看見李恪,馬上就跑過去溜須拍馬。
蔣王交代自己是去外麵幫助百姓收拾糧倉,清除了糧倉裏的餘糧,對於這裏來說, 官糧就隻有這麼多了,剩下的就看看誰家有多餘的糧食拿來賣,不過一定會比官糧貴一些,到時候還是希望百姓的負擔能夠小一些。
這件事怎麼聽都是好事,蔣王為了幫百姓減少負擔,放了官糧,能夠讓百姓少花點錢去買私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