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事故(1 / 2)

BBC,英國廣播公司,是英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曆史最為悠久、規模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

長久以來,BBC一直秉持著為用戶提供高質量新聞廣播節目的宗旨,兢兢業業,恪守本分,製作了許多代表業界最高水準的節目,為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清晨時分,在英國其他地區的居民們剛剛醒來的時候,坐落於索爾福德區媒體城的BBC新聞廣播機構,就已經提早開始了工作。

各色車輛蜂擁而至,被緊急電話打擾的媒體人們衝向總部大樓,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保證在早間新聞中,為人民群眾解釋倫敦昨晚的離奇事件。

紙是包不住火的,緊急廣播突然播放音樂,刑事法院轟然爆炸,這種帶有恐怖襲擊意味的大新聞需要謹慎處理,審慎行事,才能保證不會在人民群眾間引發恐慌,讓某些不壞好意的反社會分子利用。

所以,在BBC總部的某間寬敞演播廳,著名主持人漢考克華萊士坐在方桌後麵,用沉靜莊嚴的表情,對準了攝像機鏡頭。

漢考克是個中年男人,褐發,略胖,但雙眼堅毅,炯炯有神,常常在念誦新聞時,用粗大的指關節來回叩擊桌麵這種激昂豪邁的動作成了他的標誌。

“.....大家要知道,昨晚發生在英格蘭與威爾士刑事法院的爆炸,隻不過是一次緊急爆破而已。

巴裏街的地基下陷問題一直非常嚴重,有關爆破的評估一直擺在相關部門官僚的辦公桌上。”

漢考克講述著早已預定好的劇本,語氣深沉而平穩。

這位BBC主持人在數個月前,曾經被卷入數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各種小道消息層出不窮,鬧得沸沸揚揚。

然而漢考克混得夠開,是某位血族貴族(男)的麵首,通過賄賂大英帝國皇家檢查署,一通運作營銷,成功排除了嫌疑,將自身洗白,在民間的聲望不降反升,正式成為了首屈一指的金牌主持人。

“....而臨時奏響的音樂,則是大英帝國通訊委員會的責任,他們本來應該在巴裏街附近播放一條短促有力的警報,卻因為操作人員的低級失誤,驚醒了倫敦居民。

可惜他們沒有像夏威夷那樣放送火箭來襲的警報,否則我敢打包票,倫敦城中的青年男女明天的婚姻登記率會飆升在危急關頭的表白總是最容易的,不是麼?”

漢考克渾不在意地笑了笑,一切都井然有序地按照劇本進行,至於這種荒謬的理由具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這顆不是區區一介主持人該考慮的問題。

何況,曆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一個組織在規模不斷擴大的途中,其智商總量保持不變。擁有六千多萬人口的大英帝國,其民眾的平均智商依舊停留在“可以操縱愚弄”的紅線之下,不出幾天,這些人就會再次沉迷於聲色犬馬的娛樂節目中,徹底忘記有這麼一茬。

“好了,今天的早間新聞就到這裏,我是你們的漢考克華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