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月球軌道激光測高儀的反射測量,和月球探測輻射計實驗的溫度測量結果共同顯示,月球南極,可能有著潛在的冰川。
寬21千米、深4千米的沙克爾頓隕石坑就位於冰川附近。
按照NASA的計劃,這片陰暗無光的深穀很可能在幾個世紀之後被人類當做殖民月球的實驗室性質前哨站——他們會在隕石坑洞中安置變壓器與空氣隔離罩,使其成為溫暖的“綠洲”,並通過采集冰川水源維持生命循環。
然而,計劃被不可抗力打破了。
李昂就是不可抗力。
此時此刻,這片以英國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爵士命名的隕石坑,已經被嶙峋桀驁的鋼鐵高塔層層包圍。
這些萬米高的等離子光柱塔,像原始森林中的巨木一般,靜穆環繞著隕石坑洞。
從高塔中心噴湧而出的深藍色等離子射線直衝天際,將下方陰暗無光的巨坑照亮。
原本寂寥荒漠的坑底已經聳立起龐大的建築集群,該建築集群的地表結構呈圓環狀,位於地底的環形隧道足有80公裏長。
這條漫長的環形隧道聯通了整整五座核聚變反應堆,依靠氦三供能的反應堆無時無刻不在喧囂咆哮著,將如淵似海的巨量能量泵入其中。
環形隧道中央,包圍著一座巨型熔爐。
數十萬隻章魚智仆圍繞著熔爐飛舞,他們伸出機械臂飛快檢測維修著最細微的零件,中央智腦的存在能使智仆以極高效率進行溝通——這是蜂巢意識的偉大成果。
除此之外,環形隧道的周圍還聯通了上千條小型的運輸通道。一輛輛磁懸浮列車通過導軌衝入隧道的末尾,將車上載著的礦石傾倒進入熔爐外的粉碎機當中。
磁懸浮列車所運輸的,是鎢礦。
這些鎢礦石在粉碎機的傾軋下化為齏粉,經過一道道工序,篩選成為最為細密的純鎢粉末,注入熔爐當中。
來自氦三核聚變反應堆的能量加熱著熔爐,在數萬隻章魚智仆的同心協力之下,燒結,鍛造,旋鍛,軋製,磨光,這些工序逐步完成,最終鍛造出一根直徑接近一百五十餘米、長八千餘米的鎢合金棒。
這根鎢合金棒表麵渾圓無缺,泛著銀灰色的金屬光澤,就這麼安靜地躺在月球地下,等待著召喚。
月球表麵的李昂,扶著等離子光柱塔的外壁,懸浮在半空當中。
多瑪姆的數條深紫色弧形光帶繞過了月球,隻是漫不經心地伸出三兩道小型觸須觸須,朝向月球似慢實快地靠近著。
那看似輕柔纖細的光帶,其實是高溫粒子雲,任何物質一旦被衝刷轟中,頃刻間就會被粉碎成為存粹的粒子狀態,灰飛煙滅。
行星表麵承受不了粒子雲,特種合金承受不了粒子雲,就算是李昂凝練了千餘顆竅穴的堅韌身軀,恐怕也會在恒星運動級別的攻擊麵前化為碎屑。
“嘖嘖嘖,這種動輒將行星地表燒成玻璃狀態的招式,還真是強的過分啊.....”
李昂的眼眸中反射著深紫色光芒,麵色不悲不喜,隻是朝著異域神祇朗聲笑道:“對了,多瑪姆,在我將你打殘之前,能問你一件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