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主持(1 / 2)

偌大的學園都市演播大廳中,臨時充當主持人的華萊士,對漢克·皮姆,這位曾經的超級英雄蟻人問道:“皮姆博士,您能告訴我,你在聽到外星人真實存在的時候,第一時間想的是什麼麼?”

皮姆博士咳嗽了一聲,作為在場的最年長者,以及科學研究領域的前輩,他仔細斟酌了一番語言,才緩緩說道:“我在第一時間想的,是‘費米悖論’。”

“費米悖論?”華萊士就像一名專業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一樣,循循善誘道:“你能解釋一下麼?”

“當然可以。”漢克·皮姆笑了笑,在場所有嘉賓都是專業的物理學家,說是解釋,其實是講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的,“1950,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在與他人討論外星人時,不經意地說了一句話‘他們都在那兒呢?’

就是這句簡單的話語,引發了持續半個世紀之久的討論。”

漢克·皮姆的話語,通過實時轉播,傳遞到了千家萬戶。

從神盾局的空天母艦,到雪域高原上的貧寒農戶,從熾熱幹涸的黑色非洲,到冰封千裏的南北極科考站。

人們在傾聽著。

漢克·皮姆翹起了二郎腿,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緩緩說道:“人類到底是不是這個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呢?

按照統計學的概率來講,宇宙中可以誕生生命乃至文明種族的概率並不低,目前可觀測宇宙內的恒星數量大概在10的22次方左右。

如果我們傲慢一點,設置隻有類似於太陽的恒星才可能誕生生命——這一條件的概率是5%,那麼符合要求的恒星數目,是10的22次方的5%。

如果進一步限製條件,設置恒星係中必須有存在液態水的行星——這一條經的概率是20%,那麼符合要求的恒星數目,是10的20次方。

也就是說,可能誕生生命的行星,在可觀測宇宙內有10的20次方這麼多。”

坐在皮姆博士旁邊的裏德·理查茲博士插嘴說道:“當然了,可能誕生生命不等於絕對誕生生命,不等於絕對誕生文明,

如果取0.0001%的概率,那麼可觀測宇宙內擁有類似於地球文明級別的行星,可能有一百萬億個。

如果將這一範圍縮小到銀河係,那也有10萬個類似於地球文明級別的行星。”

10萬個,這就是銀河係內,可能存在的、地球級別文明的數目。

“這很多麼?並不多,任何數字放在銀河係範圍內都顯得無比渺小。”李昂將目光轉向了攝像機,淡然說道:“但是,我們在這裏所討論的是文明,是能夠不斷進化的文明。

恒星,是行星擁有生命基礎。然而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太陽,在宇宙尺度中,是一顆極為年輕的恒星。

銀河係中,有許許多多更為年長的恒星,這也就意味著依賴這些恒星所誕生的文明,可能比地球文明要早數億年,乃至十數億、數十億年。”

李昂打了個響指,演播大廳的中央驟然升起三維投影,投射出各個時代的畫麵。

高舉著木棒石塊、鬼吼鬼叫著圍著篝火跳舞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