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本來是楚國的鎮國之寶。但數百年後,卻被人偷盜而去,不知所蹤。直至戰國末年,和氏璧才在趙國重新出現。被趙惠文王所擁有。秦昭襄王見獵心喜,就派人通知趙惠文王,欲割讓十五座城池來換取和氏璧。趙惠文王派藺相如護送和氏璧去見前往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拿到和氏璧,卻絕口不談城池交換事宜。於是藺相如設計騙回和氏璧,並派人連夜將它送回趙國。這就是《價值連城》與《完璧歸趙》兩個成語的出處了。
而後六國覆滅和氏璧再次輾轉落入秦始皇手上,他命宰相李四撰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鐫刻與和氏璧上,
和氏璧自從成了和氏璽!
漢高祖劉邦推翻了大秦,秦王子嬰獻寶求饒,劉邦稱之為傳國璽。自此和氏璧成了得國失國的象征。
及後王莽篡漢,入宮索璧,孝元太厚怒將寶璧擲地,摔了一角。
王莽命人以黃金鑲嵌缺口,使和氏璧有多添了一個雅號,玉璽金角。
到三國時,和氏璧輾轉在落入曹操手上,被傳了下來....
到隋滅南陳,隋文帝楊堅遍搜陳宮,結果卻一無所獲,和氏璧就此消失人間。
原來和氏璧是慈航靜齋的傳入於戰亂之中取走,隱秘收藏,以免世人爭奪又起幹戈。
和氏璧到底蘊藏著什麼秘密,連學究天人的魯妙子也想不透?甚至天下三大宗師之一的寧道奇亦不惜屈尊降貴向慈航靜齋借壁三年!
寧道奇發覺此璧似玉非玉,質地特殊,實非人間所有,故懷疑它是天外之物!
最奇怪的是,和氏璧能助長佛道中人禪定的修行,對修煉先天真氣者更有無可估量的裨益。
但它亦有著隨天時而變化,寒熱交替,忽明忽暗,極難掌握的可怕特性。
若以之練功,動輒有幻象叢生,走火入魔之險。就是將它嵌入鐵盒,或埋於地下,都隔阻不了其影響異力。
但凡修習上乘先天真氣的高手,一旦進入和氏璧影響力的範圍內,便要賭賭命運,看它會變幻和怪誕至何種地步。
故此,以寧道奇的智慧,大能,閉關三年也參悟不透和氏璧的神奇奧秘,更不下一次遭遇凶險。
若非是他寧道奇,恐怕早已被和氏璧所害。
和氏璧異能影響,吳啟哲也不禁心跳加速,渾身真氣噴薄欲發。
他深呼吸一口氣,穩固心神,大步朝前,伸手向和氏璧抓去。
但眼前突然出現一個窈窕修長,動人至極的身影,赫然正是和氏璧名義上的物主師妃暄。
天仙化人般的清麗俏臉上,泛漾著桃色紅暈,美眸如露,櫻唇似火,流露出筆墨難描,挑逗人心的絕世嫵媚!恍惚她真神情凝視無論海枯石爛也此誌不渝的最愛之人!
“啟哲,你終於來了。”師妃暄投懷送抱,馥鬱甜蜜的氣息輕吹拂麵,吳啟哲心跳之快,比先前強烈百倍。
“WEN我吧?”一貫以聖潔表象示人的師妃暄竟然說出這般一反常態的話語,實在叫人難以相信。
吳啟哲其實已經心生警惕,麵前的師妃暄根本就是和氏璧異能做創造出來的幻象。
徒然寒光暴閃,一柄又薄有鋒利的匕首,毒蛇咬噬獵物般疾刺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