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後,明皇吳啟哲率領五十萬大軍出洛陽,直撲潼關,打算一戰功成。
在大軍來到潼關城下的時候,並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因為潼關守將已經被慈航靜齋勸降。
大軍進駐潼關,吳啟哲再次見到了師妃暄,以及慈航靜齋的齋主梵清惠。
吳啟哲默默的瞧著這位慈航靜齋當代齋主,對方同樣一臉平靜的看著他,似乎並不在意他是不是人間皇者。
表麵看上去,梵清惠在三十許間。輪廓清麗,素淡的玉容卻予人看盡世俗,再沒有和不可能有任何事物令她動心的滄桑感覺,她的眼中更好象包含著一個廣闊至無邊無際神聖而莫可量度的天地般神秘。更始擁有著一種絕無方法具體形容出來的超凡氣質,予人一種她經曆了悠久歲月,好象天地初開時她就已存在的奇異感覺。
梵清惠低喧一聲佛號,自報姓名。
師妃暄隻是靜立在一旁,一切以梵清惠為主。
和梵清惠的交談過程中,他知道了原來潼關守將是她年輕時候便結交的朋友,所以才會在她的勸說下投降吳啟哲。
梵清惠並沒有考校吳啟哲什麼治國良策,她知道此時此刻的吳啟哲已經不需要她來考校,大半個天下已經入她掌中,如果她還是個明白人,應該打算的就是對方一統天下之後,怎麼才能為佛們爭取最大利益。
梵清惠在無意中提到吳啟哲武功通神,是否對堪破生死有興趣,她可以奉上慈航劍典供吳啟哲一觀。
吳啟哲凝視著梵清惠清楚分明如靈秀山川起伏般的麵部輪廓,冷冷地道:“希望齋主不是害人,否則別怪朕辣手無情!”
師妃暄在一旁想要說什麼,卻沒有開口,一副欲言又止的做派。
梵清惠露出微不可察的苦澀神色,一閃即逝,輕輕道:“皇上可是是想起當年寧道兄曾拜訪靜齋,找貧尼論武,而貧尼任他觀看《慈航劍典》道兄尚未看畢便吐血受傷之事?”
吳啟哲心中一陣不爽,梵清惠當真稱得上政客中的極品,為達目的,不計較任何手段。明明是要害死你,還微笑著安慰你,鼓勵你。剛剛那微不可察的神情,表明她內心雖飽受“殺生”的煎熬,瞬間卻決定繼續按原思路前進。
他會直麵斥責甚至大發雷霆嗎?當然不會!既然你不見棺材不落淚,老子就陪你玩到底!
見吳啟哲冷笑不語,梵清惠又道:“不過想來以皇上遠在寧道兄之上的武功修為是不會受到劍典影響的,還是皇上對自己沒信心?”
“哈哈,就算你真的不懷好意,朕還會怕你不成,區區一部慈航劍典還奈何不了朕。”吳啟哲目露精光道。
梵清惠美麗的CHUN角泛起一絲得逞的笑容,她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要你的就是自負自信,她從師妃暄手裏接過一個玉匣子。
打開匣蓋,但見匣中黃綢襯底,有一本似紙非紙,似綢非綢材料製成的大書,封皮上寫著一串梵文。
梵清惠笑著把慈航劍典遞給吳啟哲,卻不成想吳啟哲接過劍典的時候順帶摸了一把她的素白玉手,這個動作在她身後的師妃暄自然沒有看到。
梵清惠俏臉微變,玉容上浮現一絲厭惡之色,雖然立刻收斂,卻沒有滿過吳啟哲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