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涼太還是很清醒的,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有代價的。正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樣。
根據自己看過上百部動漫和輕小說的經驗,井上涼太很清楚索取任何東西都是有代價的。隻看這個代價是不是核算罷了。
神秘的黑袍人捏著下巴上的短須:“有意思,真有意思。一個小時打掃衛生嗎?”
井上涼太點點頭:“嗯,不能再多了。”
“但是你不覺得不夠嗎?”黑衣人沒有直接否決涼太的說法,他用一種循序善誘的語氣說道:“全東洋就你老家那邊核輻射最高了吧。聽說東洋政府並沒有給你們老家除輻射?”
“啊。”涼太有些猶豫:“我不太清楚那算不算除輻射。當初輻射泄露了之後,我到是當過一段時間的誌願者。我不是很清楚政府的除輻射有沒有用。”
“嗯?怎麼說?”
“政府組織我們把當地的草給拔了。”
“然後呢?”黑衣人問。
“然後把那些草給埋了。順便把土也翻了一遍。當時我幹了一個月。”涼太回憶著:“專家說這樣做能降低當地的核輻射。不過我用蓋格計數器測量了,輻射還是警報。”
“哦。後來呢,你們做了什麼?”黑人看上去對311輻射事件不是很清楚的樣子,他很感興趣的問道。
“後來?後來我們就走了。也不知道政府做了什麼。但是聽說當地的核輻射還是很高。不過我們這些311難民中除了像我這樣漂泊在外的。還有很多年級更大一點的,或者拖家帶口的人他們已經回去居住了。”
“嗯?不是說核輻射還很高嗎?”
“沒辦法啊,政府每個月的補貼每個人隻有十萬左右。這點錢很少的,都不夠在外麵租房子。而且我們這樣的難民,如果沒有特別的技能的話,其實去外地很難謀生。”
“畢竟現在工作崗位就這麼多,我們也沒什麼優勢。尤其是我們當地還有很多漁民和農民,他們除了打魚和種田什麼都不會。如果不回家的話,在外麵漂泊遲早餓死。”
“如果回家的話,至少原來的土地是不用錢的。如果在當地重建的話,政府會幫我們出一筆援助金。讓我們原址重建,雖然這筆錢不算很多。但是再加上銀行貸款的話,至少能建一棟小屋子給一家人遮風擋雨了。”
“當然這還是比較好的,更慘的那種我也見過。我老家之前有一個鄰居,一家三口人,好不容易在前兩年存了一筆錢買了地。然後付了首付再從銀行貸款建房子。”
“結果房子剛剛建好,才住了幾個月就碰到了海嘯。房子徹底垮了,被海浪衝的稀碎。但是他們欠銀行的貸款還要繼續還,還要繼續還三十年。”
“他們一家三口都隻能在老家搭了一個臨時住所,然後拚命工作還貸款。”
涼太說的很無奈,但又很現實。不然的話怎麼辦呢?不是每個人都能和涼太一樣一直在外麵當網吧難民,靠著政府的補償金和時有時無的打零工維持生活。
尤其是311海嘯之中很多人家毀掉了。在網絡公知口中,東洋人建房子使用的特別環保特別健康的木質房屋在海嘯麵前毫無抵抗力。
而被公知們批評為冷冰冰毫無溫暖和人文關懷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卻在海嘯中扛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