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裏關於青樓女子的故事在說著,民眾百姓們在聽著。
景天世界受限於文化傳播方式以及教育資源的高昂,所以大部分老百姓是沒有太多獲取知識的機會的。
劍鋒城即便是有學宮,即便這裏是全世界學風最盛的城市。但劍鋒城數百萬人口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是完全不認識字的。
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他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很匱乏。除了一些孩童能在書院的牆角偷聽之外,絕大多數人想要獲取知識的唯一方法就是聽書。
因為說書先生的一張嘴說盡了南來北往,講盡了王侯將相。一本好書,可以教會很多人做人做事的道理。
就像是在中國古代,很多小老百姓都是通過說書先生講的故事來領悟人生道理。有人讀水滸隻當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鬧劇,有人卻能從中看出人間百態離合悲歡。
說書先生的故事,在小百姓之中很多時候是被當成金科玉律一般傳頌的。
現在說書先生們將青樓女子們的悲慘用一種赤裸裸血淋淋的方式揭開了。沒有香豔風流,隻有赤裸裸的血腥。
這世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善良的,尤其是芸芸眾生普羅大眾。
無數的人開始憐惜青樓裏那些可憐的女子了。
遇事不禁有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青樓的女子要過得這麼苦呢?”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因為絕大多數人雖然都在憐憫青樓女子的苦,但是大多數人都隻是搖頭歎息後感歎一句:“這都是命啊!”
普羅大眾大多數都是善良的,但他們的善良大多數的時候隻是愚昧且沒有力量的善。
溫順的如同一頭羊,這便是大多數普羅大眾的姿態,他們從來都沒有考慮過為什麼會這個樣子。
而問出這個話的人,他提出的問題對於這群愚善的大眾來看,是那麼的刺眼。
有人嘟囔著說:“還能為什麼?命不好唄。”
有人歎息著說:“逢災遭難出了賣身給大戶人家之外,能進青樓也算是一條活路啊。”
有人麻木的說:“要不然呢?大家不都是這麼過的嗎?”
大家都是如此,大家都習以為常。
眾人都是茫目且麻木的,他們認為救下了白玉和蟬兒的牛犇和黃澤英是好人。尤其是牛犇,為了讓白玉和蟬兒兩位姑娘能活下去而不是繼續去青樓被折磨,他甚至不惜和東城兵馬司的司長撕破臉。
現在還被關在打牢裏麵呢。這不是英雄誰是英雄?這就是戲詞裏麵為民請命的大英雄啊!
沒錯,普羅大眾都是盲目吃魚的,他們從心底裏期盼有一個大英雄站出來拯救自己。
白玉和蟬兒姑娘的故事讓大家有了切身的代入感,因為幸福有很多種,而不幸則往往相同。
兩女身上的不幸,很多人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共通的地方。他們代入了進去,有了共情,所以更加的崇拜牛犇了。
現在城裏就連幾個大戲班都在加緊排練新戲,名字就叫做《牛少俠救下苦命女,大法師怒闖兵馬司》。
戲裏麵東城兵馬司的一眾人都成了奸角了。
尤其是東城兵馬司的司長歐陽墨,刷的大白臉那叫一個白啊!一上台就像個大奸人一般。
戲台上牛犇少俠救白玉和蟬兒二女不惜得罪東城兵馬司司長歐陽墨。因為歐陽墨在回護那個狠毒的青樓老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