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105章 大戰靠山王(上)
全部章節 第105章 大戰靠山王(上)
為了進退方便,孫安祖點了一千五百名騎兵外加五百步兵。兩千兵馬點齊之後,有大船把他們運到了小河沿,棄船登岸以後,大船隱藏在水泊的蘆葦蕩中,由孫安祖手下的心腹大將於九成負責看管船隻,這是他們的退路。
孫安祖帶著隊伍往前推進五裏找了一個小山坡安營紮寨,營寨剛紮好,有人探馬來報,楊林的隊伍到了。
孫安祖帶著吳明等人站在小山坡上觀望,就見遠處的官道上塵土大起,一隊人馬鋪天蓋地而來。旗幡招展,號帶飄揚,最大的一麵主旗風卷旗號,漸漸看清楚了,上麵一個鬥大的“楊”字。離他們的寨子二裏地左右,隊伍停下。
不用問,這應該就是老楊林的隊伍,孫安祖、候君集、竇建德、孫林譜、華倫等人不免有些緊張。不說對麵的軍隊有多少,單就老楊林的名字就令人望而生畏。這些人都知道,數年前,老楊林率領鐵騎平南陳、滅北齊,一根囚龍棒天下無敵,楊堅能統一全國,多虧了他這個靠山王的弟弟。如今這麼點兵馬戰將,大都沒經過大戰場,和靠山王對陣怎能不緊張呢。
此時吳明的心理跟別人不同,在馬上一副進退兩難的樣子。心說給老子的,老楊林果真親自來了。此人是大隋朝少有的清官良將,張須陀張大人對他都恭敬有加,按說老子不應該和他對陣。
另外,前者在東郡兵營,為了救我,張大人不止一次給他寫信介紹自己的情況,力保自己無罪。也不知他收到信沒有,對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態度。到時候楊林要知道是自己,當麵問及此事,或者要赦免老子,讓老子投靠他,老子該如何做呢?
憑心而論,老子決不會投靠老楊林的。不管他權勢再大、人再清明,他都是大隋朝最忠實的擁護者。換句話說,他忠誠於他侄子昏君楊廣,他忠誠於他楊家的江山社稷。但是楊廣腐敗透頂,僅憑他一人之力難以回天,大隋朝已是風口之燈,六七年內必將敗亡。老子豈能逆曆史潮流跟著他混呢?我可沒那麼傻,好不容易穿越一回,老子至少得當個順應曆史潮流的風雲人物。
但是他要在兩軍陣前當眾把我在東郡兵營的事抖落出來,這豈不是弄假成真?我再說不是朝廷的鷹爪,縱然有一百張口我也難說清楚。到時候恐怕連我最親近的三哥候君集也不會再相信我了,到那時,我將眾叛親離呀。
但是自己不出戰,於情於理都不合。因為這次出戰是因為自己立頭名狀而起引起的,如果不是這事,這幾位哥哥和華叔叔他們完全可以和賀建章、王銑一道在山寨嚴防死守,根本沒必要在這裏跟老楊林開兵見仗。說白了,他們是為了兄弟情義舍死幫自己來的。自己要不出戰也顯得見畏刀避劍,貪生怕死。給老子的,我必須得出戰,其他的一切都憑天由命吧!
吳明打定注意後,往對麵觀看。就見隋兵隋將一個個盔明甲亮,精神頭十足。當兵的軍容整齊,人多而不亂;當將的人如猛虎,馬賽歡龍。給老子的,強將手下無弱兵,果然是精兵強將,靠山王果然名不虛傳。
再看自己這邊的嘍囉兵,其實都是些農村來的棒小夥子。衣服盔甲也不統一,應該也沒經曆過這麼大的場麵。這一比較就顯出來了,他們戰鬥力應該不怎麼樣。要和老楊林的兵馬混戰起來,且不說敵眾我寡,就算是一對一個交手,我看也夠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