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有話請講當麵。”
“好。王家千歲,既然你勸我了,我也想勸你幾句。王家千歲的英名人盡共知,吳某也深感佩服。可我為什麼不願意歸降呢?為什麼要與這些山賊草寇在一起鬼渾呢?也不光是我,你再看我身後這些人,個個生得精靈圓滑,沒有一個憨傻之人,一個個還那麼大能耐,剛才你也看到了。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冒著殺頭滅族的危險當賊造反呢?這些問題王家千歲可曾想過?”
“哦,你不妨對本王詳細說來。”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一句話,當今的皇上、就是你的侄子楊廣,是個昏庸無道之人,我們這些人包括老百姓都恨透了他!”吳明說這話時看著老楊林的臉色,就見楊林的眼眉一立,眼中的寒光一閃,又恢複了平靜。
楊林心說,這小子多大膽子?他真敢說呀,竟敢當著我的麵罵當今天子。連老夫都不敢罵他,別看他是我侄子,因他畢竟一國的君王,我們都是臣子。臣子辱罵君王,自古以來就是大逆不道。就充這一點吳明這小子就該千刀萬剮,家滅九族。不過,老夫縱橫沙場官場幾十年,還從沒見他這樣的,有膽識!先聽他說完再說。想到這裏,老楊林就沒發作,靜靜地聽著。
見楊林沒說話,吳明接著說:“王家千歲,我說這話你也許不愛聽,但我說的都是實話,有句叫話忠言逆耳,實話大多不好聽。我這可不是辱罵他,也不是汙蔑他。楊廣這幾年都做了什麼,想必您最清楚。寵信奸佞之臣,生活奢靡,沉溺聲色,不理朝政,以致於奸臣當道,忠賢之臣受到打擊和排擠。弄得國政日非,江河日下。更有甚至者,他連年發動戰爭,大大興土程,勞民傷財。致此,他不但不體恤民情反倒推行暴政,到處抓丁拉夫,苛捐雜稅多如牛毛。以致生靈殘遭塗汰,黎民百姓生活於水火。請問,他們不造反誰造反?”
“大膽!”楊林聽完火了,盡管他認為吳明說得有理,但也覺得刺耳難耐,心說你一個賊寇知道得還挺多。但天子的事豈能讓一個山賊在這裏評頭論足?於是把眼一瞪,“天子做事自然有天子的道理,豈能是你這等草民能領悟得了的?也可能天子做得有過、有不及之處,我們可以進諫上疏,但決不能橫加指責,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吳明啊,還是那句話,老夫愛惜你的膽氣和武藝,今天就當你什麼都沒說過,什麼都沒做過。聽老夫一句勸,趕緊棄暗投明、歸順朝廷吧。”
吳明一笑:“王家千歲,我已經說了這是不可能的。你侄兒楊廣的弊端我已給指出來了,你還是回去多教訓教訓你的侄子吧,他要是能有你的十分之一也算是個明君。如果不聽吳某的忠言,不出十年,哦,不,準確地說應該是八年,你們楊家的江山就完蛋了,大隋就亡國了!”
“你找死!”楊林氣得胡須皆詐,掄手中的囚龍棒摟頭就砸。
吳明擺刀往外招架,兩件兵刃相撞,“當啷”一聲巨響,震得老楊林膀臂酸麻,虎口發熱,馬往後退了好幾步。
老楊林一驚,吳明果然力大無窮,難怪我兒馮濟長一招沒出兵刃就飛了。我可得多加小心,要不然今天我也得裁跟頭。要裁在一個年輕的山賊手裏,我這一世英名可就毀了。
吳明也被震得手臂酸疼,虎口發麻,緊勒絲韁。心說,結老子的,這老頭好大的勁兒啊。這是上了點年紀,要是在年輕時,我還真沒他力氣大,老楊林果然名不虛傳。
一個照麵下來,兩個人心裏都加了十二分的小心。二次馬往前摧,兩個人刀棒並舉就殺在一處。五十個回合,沒分勝敗。
到六十個回合時,吳明吃不消了。吳明一看,給老子的,好厲害的老楊林!老子這二十四路“春秋八法”都使了一遍也沒戰倒他。而且老楊林還越戰越勇,看來我不是他的對手。給老子的,要知道這樣關老爺的刀法我多學幾招該多好哇。哎呀,現在說什麼可就晚了,這可怎麼辦?
吳明越急手越不聽使喚,越不聽使喚還越著急。不一會兒被老楊林逼步步後退,眼看就要招架不住了。
就在這時,身後的候君集、孫林譜帶著五百兵馬衝殺過來,候君集和孫林譜過來要和吳明三戰老楊林。楊林身後的兵將一看,這哪行呀,也衝殺上來,雙方就混戰在一處。
這時,吳明忽聽身後鑼聲響亮,哦,孫大哥怕我有失,這是讓鳴金收兵,聞金必退嘛。那好,你們人多,我們人少,單打獨鬥老子也不是你老楊林的對手,今天就到這兒吧。
想到這裏,吳明帶著人馬撥馬回頭就跑。楊林大怒,指揮人馬在後就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