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茹瑺評論(1 / 2)

第二天是九月十九日,老朱又下了一個命令:以呂妃有恙為借口,讓允炆回宮中照顧母親。等於是罷了他的差事。而對於允熥,老朱卻讓他在仍然管著兵部的武官襲職考核的同時,兼領戶部關於維持寶鈔信用的後續處理的相關事宜。這下子,即使是最謹慎的人也確認老朱是打算立允熥為皇太孫了。

好吧,這下子除了兵部以外的文官部門又都沒心情工作了。其實兵部的人也沒有心情,但是他們有允熥看著呢,得好好幹活不敢懈怠。並且這回是最嚴重的。允熥的表現,不僅是在最近的表現,還包括以前的表現,都顯示出他對於儒家,對於文臣不那麼重視;當然在嘴上允熥也說過以儒家學說治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話,但是絕大多數文官又不傻,他們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當然看出允熥對於文官不那麼重視。

就算允熥不敢違背儒家,準確的說是朱熹的觀點,也不代表就重視文官;而後一點才是所有文官的關注點。大家本以為在度過了老朱的統治時期以後,會像曆史上別的朝代一樣,他們口裏的別的朝代就指宋代,二代君主會由武轉文,但是本朝似乎不會是這樣。

這不,這天下班以後,大明當代朝堂三大儒,劉三吾,鮑恂和吳沉又聚在劉三吾的家裏唉聲歎氣。

劉三吾道:“三殿下喜武厭文,又提倡分封之禮,若將來繼得大位,非我等文臣之福。”

鮑恂接道:“但是,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反對三殿下當儲君。三殿下乃是嫡子嫡孫,當今天下最正統的繼承人,最符合綱常倫理的繼承人。我們,哎。”

吳沉說道:“現在三殿下為儲君可以說是局麵已定。咱們該是考慮以後的事情了。”

鮑恂接道:“以三殿下的情況,以後還有我們什麼事情?”鮑恂此時已是相當悲觀了。

這時,劉三吾站起身來,說道:“不必灰心。三殿下今年周歲不過十四,年紀還小,我聽說陛下欲重組詹事府,我等為了大明的江山,當毛遂自薦入詹事府。陛下春秋雖高,但身體康健,近幾年無憂,我等當趁著這幾年把三殿下的觀念糾正過來。”

吳沉和鮑恂也點點頭,鮑恂道:“也隻能如此了。”三人雖然最後又提出了一個彌補的辦法,但總體上是以悲觀為主的。

==========================================================

當然,也有很多人對於他們的這份悲觀不以為然。十九日這天多數部門的公務並不繁忙,即使三心二意的幹活,大家的下班時間也都不晚。所以,右副都禦史茹瑺和右僉都禦史李慶以及戶部郎中鬱新,太常少卿廖升四位好友下班後湊在一起喝酒。期間不可避免的提到允熥為儲君的事情。

廖升說道:“在座的都是好友,我就直言了。這三殿下喜武厭文,又提倡分封之禮,若將來繼得大位,非我等文臣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