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出了戶部,想了想,朝應天府衙而去。應天府離著皇城比較遠,所以叫了一輛車坐車去;侍衛們騎馬跟隨。
這次開展糧食兌換,京城是第一重點。蘇州、杭州在元末都經曆了大規模戰亂,大明與張士誠在這一代反複交戰十幾年,百姓死傷十之六七;再加上朱元璋嚴厲的禁海令,沿海地區沒有生意可做,商人也不來,蘇、杭一代不僅不像京城這裏有朱元璋遷移安置過來的人口,又有人口被遷徙到別處。
所以一直到現在洪武末年,蘇、杭一帶人口也不多,又是魚米之鄉,所以糧食的總需求兌換量會比京城少得多;而人多意味著出亂子的可能性大,所以需要應天府派人維持秩序。
現任京城的應天府尹是王興福,曾擔任吏部尚書,因受到別人牽連貶為西安知府,後來又因功升為正三品的應天府尹。
這時王興福也正在督辦秋賦征收工作。對於明代這麼一個農業稅占到總稅收的百分之八十的國家,一年兩次的糧食賦稅的征收是非常重要的,上至中央,下至各縣,都不敢不重視。應天府領縣八個,上元、江寧二縣是府縣同郭縣,沒有多少農村,更沒有多少耕地,倒不需要多注意;但是其他六個句容、溧陽、溧水(齊泰就是這裏人)、高淳、江浦、六合等縣與別的州府的縣沒有任何區別,都是以農村為主,農稅為主,也在這個季節很忙。
王興福正在與正六品的溧陽知縣說話。王興福說道:“今年的秋賦你一定要注意,上一任的溧陽知縣就是在今年春賦征收的時候差事辦的不利索,被撤職查辦了。你可千萬不能再犯他的錯誤了。”知縣答應著。
正說著,跑進來一個臉上混雜著驚訝、害怕和興奮的衙役,沒等王興福嗬斥,就行四拜禮,下跪說道:“府尹大人,外麵,外麵來了一夥人,說、說、說是三殿下來了。門口的看門人不敢攔,已經進來了。”
王興福麵露疑惑之色:不是宣布三殿下負責寶鈔的事情嗎?應該紮在戶部啊,來我應天府衙幹什麼?但現在也沒時間疑惑了,先讓衙役起來,然後與溧陽知縣說道:“待會兒我再跟你接著說,你先在這裏稍待一會兒。”溧陽知縣也知道輕重,行兩拜禮,王興福回禮,知縣退下。
王興福趕忙出去迎接。不過這時允熥已經走進府衙大門了。王興福沒走幾步路就在院子裏迎上了允熥,忙行四拜禮,說道:“見過三殿下。殿下今日前來,是有何事用得著應天府嗎?”
允熥回禮,說道:“關於寶鈔,我有一個解決的辦法,需要應天府的協助,還望府尹大人不要推辭。”
院子裏不是說話的地方,王興福把允熥往待客廳引去,同時心中不解:‘這鈔法變革怎麼和我應天府有了關係了?’
到了客廳,允熥坐在正北,王興福坐在正南,楊峰和陳興兩位侍衛侍立在一旁,其他的侍衛在屋外守著。允熥說道:“是這樣的,我提出了用允許寶鈔換兌糧食的方法來維持寶鈔的價值,……(省略部分是介紹過程)……,所以需要應天府的協助。”
王興福一開始聽到允熥介紹的方法時,是在心中喝了一聲彩的,因為這個方法確實不錯。但是隨著允熥的介紹逐漸明白,因為寶鈔發行量太大,所以也存在風險。不過這個風險和應天府沒多大關係。
王興福雖然是一個心懷‘濟世救民’偉大理想的讀書人,但是在經曆了幾年以前的貶鏑經曆以後明白了,還是需要先把眼前的工作幹好,等到了最高層再考慮‘濟世救民’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