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發福利(1 / 2)

劉川請求降低江、浙五府的田賦的奏折,允熥都沒有讓它在宮中過夜,跟隨著其他所有的奏折一起被送到了通政司,然後通政司把折子內容和皇帝的答複錄在邸報上,然後將原折子發還給上折子的人。並且對於劉川進行處罰的折子也下發下來了。

劉川晚上,冒著被巡夜的軍士抓走的風險跑到了另一個府邸中,幸好兩個府邸相聚不遠。

那人披著衣服走出來,對劉川說道:“幸虧我今晚住在了外宅,要不然你這樣跑過來還不被發現了?你今日進的折子,現在就出來了?這麼快?陛下都批了什麼?”

劉川惶恐的說道:“大人,陛下批駁了小人的折子,並且還貶小人為沙州衛經曆。”

對麵那人大吃一驚,說道:“陛下竟然如此重的處置你?”

然後自己接著說道:“這次真是失策,失策,沒有料想到陛下對你的處罰如此之重。”然後對著劉川說道:“等過幾年,我想辦法把你調回江南來,我身為朝廷重臣,還有一幹江浙官員為臂助,一定能成的。”

劉川此來是希望他來幫著自己想辦法不去西北赴任的,他一個湖州人怎麼願意會去西北!但是看著對麵之人的態度,知道不可挽回了。恨恨地說道:“大不了我辭官不做!”

對麵那人馬上說道:“你就是辭官,也必須到西北待個一年半載的。”

劉川不敢違背他的命令,剛才隻不過是在試探,一見他不許,隻能答應著走了。

等劉川走了,過了一會兒,一名年紀大概在四十左右的中年人走進來,對這人說道:“陛下看來,並非是不知民情之人啊,咱們想哄騙他恐怕不易。”

“明日我再去探探練子寧的口風,知道知道陛下對於此事的說法。”

原來坐著的人歎道:“當今陛下,多有不和聖君之道的作為。天子天子,就是垂拱而治,把事情都交給下邊的人來幹才對,可是當今聖上卻和先帝一樣。”

“當初,要是先帝以廣澤王(允炆)為皇太孫就好了,廣澤王為人謙虛謹慎,好讀書,一定是位好皇帝,一定會體會到江、浙五府的民生疾苦的。”

後進來的人說道:“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咱們以後試探陛下對於民情知道多少,得謹慎了,剛才我看了陛下的批駁,以劉川妄言‘江、浙五府民田賦稅高’為由,貶劉川為沙州衛經曆,太嚴厲了。不過陛下要是一直這樣治官嚴峻,或許會讓更多的官員看清陛下輕視我等文臣的真麵目。”

先一個人說道:“但是,陛下多半不會如此的。打一巴掌給個甜棗,陛下可是玩的很溜的。”

後一人長歎一聲,說道:“明日再說吧。小心些,別被探子發現了。”二人散去。

====================================================

第二天早上上朝。此時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昨日允熥對於劉川的處罰,甚至不知道劉川上了一封折子,消息傳播的沒有那麼快的。但是允熥心知不能總等著文官們發難,還是要主動出擊的。

所以允熥在下朝之後,就下了以下六道旨意:

第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各府州縣學教授、教喻、學正等,教書育人,……,特升各府教授為從八品,各州學正為正九品,各縣教喻為從九品,各府州縣訓導為從九品,欽此。”

第二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子監為天下英才彙聚之地,……,然國子監官吏品級不高,豈是重視國子監之意?今國子監所有未入流之官員,俱升為從九品;入流官員,如祭酒、司業、監丞等,俱提升一級。”

此時朝廷上的官員還有很多是來自國子監的,現在的夏輔官暴昭就是國子監畢業的,所以國子監還挺重要的。

並且此時國子監還是文學、武藝都教的,出來的人既能做文官,又能為武將。

第三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下經製之吏員,……,今特將年俸增為九十六石,欽此。”

在允熥提出攤丁入畝、一體納糧之後,因為取消了官員們田地免稅的權利,所以正經在編的官員的年俸有所提高。按照朱元璋的舊製,正二品尚書的年俸是七百三十二石,正四品知府的年俸是二百八十八石,正七品知縣的年俸是九十石。

允熥幫助朱元璋改製以後,正二品尚書的年俸是七百六十八石,正四品的知府的年俸是三百六十石,正七品知縣的年俸是一百八十石。

允熥覺得朱元璋的製度中下層官員的年俸與高層的年俸差距太大了,所以中下層官員增加的年俸較多,上層官員增加的較少,雖然在允熥看來差距還是很大,後世再怎麼一個市長的年俸也不會是縣長的二倍以上的,但是他也隻能做到這裏了,並且一個月十五石糧食的俸祿也很夠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