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以官代吏(1 / 2)

這幾個被稱為蕭老大、陸老二、段老三的人並非是海盜,隻不過與海盜有關係的坐地商人而已。其中段老三本名段和,還有秀才的功名;蕭老大和陸老二家裏也有人是秀才。

因為他們不是海盜,又是本地有名的士紳,所以隻要不是當場抓到和海盜交易,也不拖欠稅賦,當地的官府是不會拿他們怎麼樣的。並且他們通過官府的胥吏開一份路引也不難,嘉興府又緊挨著鬆江府,所以才相約去上滬縣探探情況。

上滬縣是真的要開海了。在朱元璋去世前後江浙沿海的海盜被消滅了十之五六,剩下的十之四五都上岸裝起了良民,或者跑到了大小琉球甚至十一區去了。

張彥方自然不知道其中的道道,見到大量被砍下的腦袋、瑟縮著的海盜,並且通過盤問確定這些人不是普通種地的百姓被殺良冒功以後,就以為這一帶的海盜就全部清繳完了。

再加上沿著黃浦江西岸的東西都建好了,並且上滬縣的士紳又總是暗暗提醒他趕快開海,所以張彥方也就正式寫折子請求開海了。

允熥是七月初七收到的折子。張彥方除了請求確定正式開海的日子以外,還請求劃撥人手,並且準許他招募差役。至於具體的章程什麼的都已經訂好了,張彥方等著人手夠了就可以安排了。

允熥一看是關於開海的折子,就沒有下發,自己給批了。批完了以後讓人把吏部尚書練子寧叫過來。

過了一會兒,練子寧來了。允熥對他說道:“練卿,你和國子監祭酒徐先生商議一下,挑選些人為市舶提舉司的官員,人挑選出來了把人名單報給我。”

“並且把此事告知齊泰。並且讓齊泰在戶部周邊兒看看哪還有地方蓋一個市舶提舉司的衙門。雖說以後市舶提舉司大多數的官員都在通商口岸,不過京裏也是有人的。”

“哦,折子還不能給你,你找個中書舍人抄一遍,然後把折子送回來。”

練子寧說道:“是,陛下。”然後接過折子,打開看了一下。

還沒等看完,練子寧就說道:“陛下,怎麼在市舶提舉司設置了這麼多官員?雖說大多都是九品、或者未入流的官員,但是也太多了吧。”

“趙宋的市舶司,官員不過四五人,其他的可都是吏員。”

允熥說道:“胥吏為害地方,人所共見。太祖皇帝就深知胥吏之為害,所以在位之時屢屢清查。但是胥吏往往是本鄉本土人,外來的縣官難以管束,所以胥吏害民之事仍然層出不窮。”

“今朕有意以不入流之官代替部分吏員,隻不過天下的府州縣太多,一時難以實行;現在市舶提舉司新設,正是新立章程之時,所以朕多設官員,少設吏員。不過差役還是隻能用本地人。”

胥吏為害地方大家都知道,練子寧的父親就是官員,所以家裏被胥吏侵害的事情還少些;但是他父親不過是通判這樣的小官,他見到過的胥吏為害百姓的事情也不少,所以對於允熥的想法到沒有什麼反對的。

但是,練子寧敏感的意識到,用未入流的官代替吏員,允熥等於是不動聲色的要廢除自從趙宋已來的官吏分流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