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事情覺得沒必要多謝,所以省略了,所以上一章最後也進行了修改。)
允熥今日按照定下的章程也是晚上在抱琴的承乾宮,所以晚上又來到了承乾宮。文垚的生日中午也已經過過了,下午允熥又忙了半天,也沒心情繼續哄孩子了,來到了承乾宮,與文垚麵色和藹的說了幾句話,就癱倒在了羅漢床上。有眼力見的抱琴也趕忙把文垚帶下去。
之後抱琴服侍允熥。允熥一邊攤著,一邊問道:“熙瑤可有什麼表示?”
允熥習慣直接稱呼人名,尤其是在後宮,除了正式場合從來不用其他代稱來稱呼,讓身邊的人都不是很適應。不過既然允熥是主事之人,那麼她們也隻能慢慢適應,誰也不敢與允熥說著不和《大明會典》的規定。
抱琴的動作稍微停了一下,然後答道:“昨日皇後娘娘叫文垚過去說了說話,今日又派人過來送了東西。”
允熥說道:“嗯,熙瑤越來越有皇後的風範了,這樣的事情也記得並且細心安排,不錯。”古代一般長輩還在的時候不給小輩過生日,除非是整生日或者加冠、及笄的生日。而熙瑤還記得文垚過生日且派人給予賞賜,所以允熥稱讚她。
不過抱琴卻在心下嘀咕,不過也不敢說出來。
抱琴安排宮女進來為允熥彈奏和緩的音樂來舒緩允熥的心情。允熥一邊聽著曲子,又想起來了什麼,問道:“你今日帶著文垚見了你的娘家人,都說了什麼?”
抱琴手輕微的顫抖了一下,表情也有略微的變化,不過允熥側著身子並未見到。
抱琴說道:“還能說什麼,不過是讓他們見見文垚,然後說了孩子都這樣大了的話。然後又嘮嘮家常,就罷了。”
真實情況卻與此不同。抱琴雖然不準備謀取熙瑤的皇後之位,這太困難了,需要把熙瑤姐妹同時幹掉,所以不予考慮;但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她也想在宮外做些準備。
她囑托父親、大哥多多結交大人物,也爭取到好立功並且沒什麼大風險的地方打幾仗好升官;也力爭讓小弟可以進入國子監讀書,將來好做文官。說不得她還得與允熥吹吹枕頭風。
不過這些都不能與允熥說,有些犯忌諱,所以抱琴隨便說了是嘮家常,也是在試探允熥是不是知道了什麼。
允熥才沒有那個閑工夫關注自己的嬪妃見娘家人都說什麼呢,而皇宮又是允熥給錦衣衛劃定的禁區,所以允熥此時並不知道抱琴都和家人說了什麼。
他聽到抱琴的話也沒有什麼懷疑,就這樣過去了。
==========================================================
文垚的生日是臘月初一,這就進了臘月了。臘月城裏還好,鄉下也沒什麼事情,大家都準備著過年了。
城裏在臘月十五以後也過年的氣氛漸漸濃厚,各地也不再征召百姓服徭役,工匠也全部放假,就連官府也是盡量把事情向後推,基本上都是一直推到正月十五以後了。
就連中央的朝廷也是盡量把事情拖到年後。允熥其實不喜歡這樣,但是他無法違背人性,並且大家一年也就這個時候偷偷懶,平時還是比較勤勞的。
允熥與輔官商議之後,於臘月十一日正式發布新的章程:從今年起,每年從臘月二十三日至正月十五日為休沐日,衙門封印,想要回老家的也可以回老家過年,但是務必保證正月十五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