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1 / 3)

允熥已經下定決心,之後有機會一定要將孫家人的世襲職位提升到指揮使。但是絕對不會給他們封爵,隻是維持在這個世職。

至於為什麼他會下這樣的決定,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或許,隻是不想改變自己祖宗的命運吧,既然曆史上他們在這個地方當了世襲指揮使,他就也要讓他們在這個地方當世襲指揮使。雖然他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允熥如願以償的見到了自己的祖宗,確定他們沒有生命危險,也就沒有其他的想法了。

允熥淡笑著讓孫紹、孫睿父子與他們的妻子一同出去。之後他不會再見他們了,但是,在他們的世職達到指揮使之前他都會讓人盯著他們家的。至於之後,他就會放任他們自己繼續前行。

……

……

允熥親自任命燕王三衛一個尚是戴罪之身的百戶為千戶,並且看起來還特意為他設立了一個守禦千戶所,再加上允熥對他們父子極其特殊的禮遇,讓整個尚未回京的平叛大軍之人都十分驚訝,議論紛紛,大家都在猜想到底孫紹怎麼就被陛下看上了。

除了孫家自己人以外,其它人都不敢去直接問孫紹父子,大家都在探尋各種消息,但是翻遍了孫家的過往都沒有發現和允熥有任何關係的地方。雖然譚緯兒的身份在這種搜索中也被發現了,但是大家都是聰明人,一致認為譚緯兒的身份絕不是允熥對孫家另眼相看的原因。

最後這件事情成為了纏繞在允熥身上的一個未解之謎,一直到他過世,都沒有人知道。

……

……

允熥解了一個心結之後,開始處理平叛的後續事宜。

他思考過後,決定首先進行封賞,對有功之人進行封賞。

十一月初六,允熥下旨:

“景川侯曹震,指揮若定,……,益祿五百石,加少師。”

“會寧候張溫,……,益祿五百石,加少傅。”

“長興侯耿炳文,……,益祿五百石。”

雖然耿炳文在河難立功甚微,但是這並不是他自己不願意立功,而是叛軍沒有打過去,允熥也就給他加了一點俸祿。不過允熥為了讓他加俸更加有說服力,下令讓他負責清剿逃入河難的叛軍餘部。

曹震與張溫自然想進位國公,但是國公哪裏是那麼好進位的?比他們二人有本事的王弼打了一輩子仗也沒能進位國公,所以他們兩個沒有升爵也不會太過在意。

“涼國公藍珍,……,改封梁國公,益祿五百石,加太子太師。”

“魏國公徐暉祖,……,蔭其次子為世襲指揮使,加太子太保。”

藍珍對於其他的都不在意,但是對於改了封號十分高興。當年朱元璋開始就是想加封藍玉為梁國公,但是因為藍玉在出征回來的路上就犯法,於是將他的封號改為了涼國公。現在他終於使得藍家得到了之前的封號,怎能不高興?

“舳艫伯朱壽,……,加封舳艫侯,益祿五百石。”

“右軍都督同知顧成,……,加世襲指揮使,授鎮國將軍階。”

此外,還有許多中下級武將立功,沒有世襲的撈到一個世襲,有了世襲的升官。這部分都是下邊人擬好了功勞之後他瀏覽一遍簽字就行了。當然,為了防止武將們欺騙他或者被更下麵的武將欺騙,他都會從名單中隨意挑幾個人讓郭洪濤去查一查。

講武堂已經畢業的學生也有不少人被允熥從身邊派出去打仗,不過因為大多數仗都是之前對付山東叛亂的時候打的,所以除了李定、劉榮等少數人之外都沒有立下什麼功勳。

這種情況下,允熥即使想要著意提拔他們也無法可想,隻能狠狠地提拔了李定與劉榮,任命李定為金吾左衛指揮僉事,世襲千戶;劉榮為金吾右衛指揮僉事,世襲千戶。同時他們二人仍然兼任通事舍人。

另外,還有三人的功勳允熥絕對不會忘記。

“魯王左衛指揮使盛庸,堅守兗州城有功,進位都督同知,加鎮國將軍階,世襲指揮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