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促商二旨(1 / 2)

楊本退下,但允熥還在想著建設橫濱之事。

‘根據上次方鳴謙奏報,橫濱現在不過是一個小漁村,雖然港口條件優良,但也需要建設。’

‘建造港口的材料當然不能從國內運過去。大老遠的運費比成本還高,隻能在當地采買。不過這也好,讓扶桑人掙點錢,省的沒錢花了當海盜。……’

他正想著,張輔忽然走過來對允熥說道:“陛下,既然要租借橫濱,那麼還是允許永王殿下幹涉阿依努人與扶桑人的戰爭吧。”

“嗯?”允熥疑惑道:“這租借橫濱與是否允許永王幹涉阿依努人與扶桑人的戰爭有什麼關係?”

“陛下,橫濱在扶桑國土內,大明總要對扶桑優容些。如此以大明朝廷的名義幹涉阿依努人與扶桑人之爭就不太妥當了。而以永藩國為掩蓋,即使扶桑前來抗議也有推脫的餘地。”

張輔知道允熥不願意讓扶桑占領阿依努人之地,所以他在允熥決定租借橫濱之後,馬上想到了大明的水師可以披著永藩國的馬甲來幹涉以避免扶桑抗議。

允熥此時也明白了,先誇讚了張輔一句:“你說的不錯,是朕沒有想到。”之後吩咐:“你快去五軍都督府把允熞的奏折追回來。”

張輔領命而下。

就在這時朱孟炯入宮見駕。允熥和他分說了讓他駐守橫濱、為他挑選正妃一事,隻是沒有說他的正妃會是扶桑人。

朱孟炯對於能夠鎮守橫濱自然滿意,很高興的退下去了。允熥看著他的背影,心中暗道:‘願你知道了自己的正妃將是扶桑人後還這樣高興。’

又過了一會兒,張輔才帶著奏折回來,氣喘籲籲的說道:“陛下,差一點兒五軍都督府就要從軍驛發送出去了。”

允熥笑道:“辛苦張卿了。”同時從他手中接過奏折,將原來寫的幾個字塗抹掉,又寫上了幾個字,放在一旁。

此時剛才四輔官又票擬出的奏折已經全部被批答完畢,現在時候也已不早通政司不會送新的奏折過來,允熥於是琢嚰著對商業進行扶持之事。

前一陣子的舉措對商業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不過接下來他要出台的政策,就全部都是促進商業發展的了。

工商業越發達,政府能夠收上來的稅就越多。而在不逼得百姓造反前提下稅越多,國家也就能夠抵擋更多的風浪。大明末年不就是財政崩潰收入不足以擔負起軍隊的開支最後滅亡的麼。

宋代時,工商稅加關稅加鹽鐵專營的錢,占到了國家總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經濟最發達的時候總稅收超過了一億貫,是大明如今的近十倍。就算宋代通貨膨脹比較嚴重,假定農稅的總額與大明現在大致相等或者略少一些,那宋代的工商稅加關稅加鹽鐵專營收入也是現在開海後大明的三倍以上。這也足以證明宋代的工商業也比大明發達數倍。

況且商業的發展可以促進財富的增長,並非僅僅是將財富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天下的財富沒有定數,商業活動可以產生財富。所謂無商不富,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國家,都是如此。

允熥結合前世各國的政策與管仲的思想以及現在大明國情,在紙上寫下‘自由貿易’、‘厘金’等字眼,吩咐今晚值守的中書舍人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