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戰安南——儀(1 / 3)

眾人轉頭一看出言這人,是方國珍之子、方鳴謙之堂弟,這次擔任參將統領水師三個衛所的方禮,頓時心下了然。

其實今天他們在前來威遠號的路上,都有些奇怪為何何榮會召開這次的會議。雖然何榮之前並未召開過正式的會議討論此事,但安南的地形在那兒擺著,兩京的位置在那兒擺著,眾人私下裏商討都一致認為最好是在乂安登陸;他們後來又從派往安南的錦衣衛得知乂安城北三十裏之外有一天然良港,且此時並未被安南人開發,那麼登陸的地點肯定是在這個天然良港附近。這並不需要開會確定。

所以在何榮問出問題後,眾將領因為摸不準他是什麼意思一時都沒有答話;直到方禮起身出言,並且說的是如此平常的事情,大家才明白了到底為何。

何榮這是在給方禮積攢功勞呢!這是正式會議,不是私下裏的商談,何榮采納了方禮的建言又打了勝仗,就可以記做有方禮的一份功勞。若是之後方禮再在行軍打仗中立下些功績,戰後論功行賞沒準可以得封世襲指揮使,擔任都指揮同知,甚至都指揮使。

而之所以他會如此照顧方禮,原因也很簡單:方家在水師中勢力不小,與俞家差不多是大明水師中勢力最大的家族,方鳴謙又正當受重用,他自然要照顧方禮。將來他的弟弟、兒子若是在水師為將,方家也要照顧他們。

尤其是,允熥擔任皇太孫後越發重視軍隊的‘專業性’:不僅建立講武堂時專門創設水師班,繼位後更是提出陸師將領不得指揮海戰,將各地的水師衛所合並設立三大水師,甚至要重建五軍都督府將所有水師衛所劃到同一個都督府,隻是因為征伐安南之戰被耽擱了。這一切都可以表明,雖然現在還可以由他們這些公侯伯世家擔任海戰統帥,但未來的必然是隻由水師將領擔任。

這就給了何榮機會。何榮知道現在陸師之中傑出的武將數不勝數,他自己都隻能排在末尾,他的兄弟和兒子都是平庸之輩,繼續在陸師中廝混不會有什麼前途,正在為此憂愁。恰好此時皇上推行水、陸兩軍分野,而大多數勳貴世家都不願意讓自家的子弟入水師;所以他決定讓弟、子、侄子轉入水師。現在水師人才緊缺,他們在講武堂學習後就算是高端人才,再有方家的提攜,不難在水師出頭。

這番道理在場的人不是人人都能明白,不過他們都明確的知道這是何榮在照顧方禮;至於照顧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方家現在正得陛下的用。

‘幸好薛熙冉現在不過是一個千戶,何榮再怎麼偏向也不能讓他參加這樣的會議,要不然今日出言說這孩童都明白的道理的人該是他了。’有人在心中吐槽道。

何榮自然不知眾人心中的所思所想,待方禮話說完後道:“方指揮所言不錯,本將軍也是這樣想的?眾將可有異議?”

在大家都表示無異議後,何榮說道:“既然如此,就定在那個天然港口以北五裏外,一個叫做平章的地方登陸,第一批登陸的士兵,若是海灘上並無任何安南兵將守備,即刻南下占領那天然港口;若有兵將守備,則擊潰守備之兵,奪取他們的營寨以抵禦即將到來的敵軍,另著軍將南下占領天然港口,作為水師在安南的駐地。”

“陸指揮,你統領馴象衛等兩個衛所,與狼兵五千、瑤兵五千、土兵五千,為首批登陸軍隊,在平章登陸。”

“是,何將軍。”陸賢站起來說道。

“曹指揮,你統領武昌衛等兩個衛所,與狼兵五千、色目軍五千、黎兵三千、扶桑軍兩千,還有從台灣鎮而來的高山兵三百,為第二批登陸軍隊在平章登陸。若是首批登陸之兵正與安南人打仗,你們即刻南下去占領天然港口;若是首批登陸之兵並未遇到安南兵將,你們則在平章之地立下營寨,防備隨後即將過來的安南軍隊。”

“是,何將軍。”曹泰站起來答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