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1 / 2)

是的,他們三個之所以在阮仁烈要調莫遠、莫隧所部前往海邊後一起來到莫遠所部的營地,就是因為他們要叛變安南、投靠大明,或者,按照後來允熥的話說,是“幡然醒悟,從殘忍暴虐的安南胡朝反正。”

他們三個叛變胡氏父子、投靠大明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們三人為同族兄弟,所在的莫家是嘉平首屈一指的豪家大族。過去的陳朝雖然也仿效中原設立了科舉考試,但實質上類似於從曹魏時期開始實行到宋代終結的九品中正製,普通百姓家裏想要考中科舉千難萬難,而豪家大族子弟要容易得多,他們莫家之前每屆科舉都能有人上榜入太學,分配官位。

可自從胡季犛主政已來,科舉考試越來越像中原的科舉一般,純以文筆評定,他們莫家已經連續三屆沒有人中榜了,雖然依仗舊日的勢力仍舊有人在軍中為官,但隨著胡季犛的親信日益在朝中占據顯赫位置,軍中的官位也岌岌可危。

就在這時,大明以胡季犛、胡漢蒼父子謀朝篡位、欺君罔上為由出兵安南。胡季犛在迫在眉睫的威脅下,不得不停止大多數改革,對豪門大族由以前的壓製為主變為安撫為主。

但他們都看得明白。若是任由胡季犛打敗大明,鞏固了王位,改革必定重新開始。他們為了保住自己家的權勢,決定投靠大明,推翻胡朝。

但他們雖然有了這樣的心思,平日裏,表麵上卻絲毫不露。胡季犛在藝宗時期就受到重用,二十多年的積累黨羽遍布全國,他們若是顯露了自己的心思,恐怕小命不保。

所以,此時莫遠聽了莫迪的話,也看了看四周後才小聲說道:“三哥,我怎麼沒看出來這是投靠大明的好機會?雖說將由三萬大軍調離多邦城,城內守備略顯空虛,但阮仁烈也說等在兩京正在訓練的新兵有些模樣後馬上派來多邦城填補空缺,就算咱們將此事告訴大明,可三哥、七哥你們二人所部都會被調走,城內隻有弟弟一支兵,難以接應大明天兵。若是此事被胡季犛的人偵知,咱們三人都死無葬身之地。”

“莫非,”莫遠剛剛將話說完,莫迪剛要說話,他自己想到了什麼,又道:“莫非三哥你是想在海邊接應明軍?此事大妙!”

“除非是駐紮在西都、海防、乂安三城,數千人馬已經很多了,足以在明軍登陸之時反正,消滅胡季犛的嫡係軍隊,為大明立下功勞。”

“咳,咳。”聽了莫遠的話,莫迪咳嗽兩聲,說道:“十二弟,你說的倒也不錯,在海邊接應明軍確實比較容易。本來海邊的軍隊已經被明軍所敗,損兵不少,想要反正容易得多。”

“可那樣的話,咱們三人的功勞也要少得多。明軍在海邊尚未受到挫折,多半不會在乎我等。可若是幫助大明奪取多邦城,明軍一定會對於咱們極為感激,咱們幾個的功勞也要大得多。”

“七弟,十二弟,咱們莫家雖然在嘉平算是豪族,但在整個安南也不過勉強算是上等人家,這次咱們家能獨領三軍還是家族砸鍋賣鐵捐了錢得到的,若是四平八穩的投靠安南,以後也仍舊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