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1 / 2)

“官家。”王喜手裏拿著一份奏折,垂手站在允熥身旁。

“何事?”正在批答奏折的允熥頭也沒抬,輕聲問道。

王喜側頭看了一眼在幾丈外的桌子上票擬奏折的四輔官,輕聲在允熥耳邊說了句什麼。

允熥握著筆的手驀然停在半空,過了半晌才將筆放下,站起來拉著王喜走到一間小閣子裏,讓小宦官將門關上,這才沉聲問道:“你把剛才和朕說的話,再說一遍。”

“官家,”王喜並不害怕,聲音很穩:“官家讓奴才將這些日子大臣們上的彈劾權貴子弟的奏折依照上折子之人的籍貫、同年衙門和交好之人分為幾類,奴才也就在放置官員們檔案的屋子依照官家的吩咐整理著。”

“可看到這份折子的時候,奴才發覺有些不對。”一邊說著,王喜將手裏的折子端起來:“這封奏折乃是都察院湖廣道禦史胡英所進。胡英乃是直隸太湖縣人,而宣寧侯曹泰雖是直隸壽州人,但祖父那一代才從太湖縣遷至壽州,太湖是其祖墳所在,洪武三年先帝加封曹良臣為宣寧侯後,曹良臣曹泰父子還特意返回太湖縣祭祖,為祖上整修祖墳,與當年留在當地沒有北遷的族人合宗。這個胡英與當地的曹氏一族有親,雖並無十分把握,但此人應當是宣寧侯之喉舌。”

“而這次胡英連續兩日上折子,請求陛下重處徐景昌。”

“如果僅僅隻有這樣一人,也算不得什麼,說不準此人嫉惡如仇,所以請求重處徐景昌。”允熥像是盼望著自己隱隱想到的事情僅僅是臆想一般,辯駁道。

“官家,若僅僅如此,奴才斷不敢和官家說。”王喜說道:“心裏存了這個心思,奴才之後再翻看上奏折的大臣的檔案更加小心,經過奴才仔細甄別,又發現了數人與勳貴人家多半有關聯。”

王喜從腰上摸出七八份奏折,一一對允熥說道:“此人唐宣發,禮部精膳清吏司主事,與景川侯曹震有涉,同求陛下重處徐景昌;此人葉秋,鴻臚寺左司丞,與徽先伯桑敬有涉,亦是上奏彈劾徐景昌;此人……”

“奴才一共發覺九位上奏彈劾其它武將或勳貴子弟的大臣與勳貴有涉,並且,”

“並且多半還有其他上奏彈劾的文官也與勳貴有涉,隻是隱藏的很深並未被發現。”王喜遲疑間,允熥已經冷笑著補充完了他這句話。

“都長本事了,竟然借著這次的事情也都鬥了起來。”允熥坐下,又冷笑著說了這句話。

王喜趕忙走到門口吩咐小宦官端一壺茶過來,又囑咐他們未得準許不許進來,隨即端著茶壺給允熥倒了一杯茶,勸說道:“官家消消氣。”

“朕怎麼消氣!”允熥接過茶杯喝了一口,氣憤的說道:“這次可是文官上奏彈劾勳貴,這幫人竟然借此機會要整治不同派係的武將,他們就不怕朕一氣之下將所有被彈劾的人都懲治了!”

事情已經很清楚了,大明地位最高的部分武將竟然借著這次文官彈劾徐景昌的機會群起而上,想要借此將徐景昌徹底被允熥罷黜,至少也要讓他被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