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為什麼一盤散沙(1 / 2)

允熥在腦海中將自己的思路整理了一遍,開始向朱有燉解釋。幸虧之前幾年允熥就通過編寫《財政學》這樣僅限皇族內部交流的書籍傳播過自己一小部分思想,朱有燉也讀過那些書,不然現在他可能連很多基礎概念都聽不懂。饒是如此,允熥也將自己的思路進行了刪減,隻剩下了朱有燉能聽懂的那部分。

“也就是說,隨著這些金銀流入大明,工商業會得到極大發展,老百姓能夠享用的各色貨物會更多。商人也會更加有錢。”

“但是這對朝廷有何好處?”朱有燉問道。

朱有燉雖然支持適當發展工商業,但仍然堅持以農為本,認為發展工商業的目的是減輕農民負擔,讓朝廷不必過分剝削農民就能有足夠的稅收,而不是發展出一個強大的工商階層。他對於商人的看法與將近兩千年以前,韓非子在《五蠹》中所寫的觀點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有燉,韓非子在《五蠹》中可是將儒學之人與商人並列為五蠹之一。”允熥嗬嗬笑道。

“皇兄!”朱有燉又控製不住自己的聲音,大聲說道。好在此時台上正在唱很熱鬧的戲,聽到這兩個字的人不多。

“有燉,韓非子將儒者與商人並列為五蠹,儒者現下已是朝廷支柱,你如何還認為韓非子對商人的看法是對的?”允熥正色說道。

看著朱有燉陷入思考,允熥又道:“而且兄長並非不重視農業,對於農業,兄長也十分重視,你是否還記得之前在開封時我與你說的那事?”

“兄長也謹記以農為本這句話。”

“皇兄,弟弟還是認為,此事應當慎重。畢竟中華曆朝曆代已經依照這一套規矩延續這麼多年,貿然變動未必一定會變好。”過了一會兒,朱有燉說道。

“兄長知曉了。”允熥點點頭說道:“兄長一定會十分慎重,不會輕舉妄動。若是你覺得兄長的所作所為有所不妥,可以隨時向兄長勸諫。”

朱有燉聽到這話,不再出言,而是與他談論了幾句編寫那出漢洲大陸有金山銀海的戲曲的細節。之後允熥起身離開他身旁,向別處走去。可在走向別處的路上,他仍在思考。

剛才他實際上將朱有燉的問題滑過去了,沒有正麵回答。對允熥來說,朱有燉沒有繼續追問當然是很好的,因為他雖然能夠提供為何鼓勵工商業發展、鼓勵商人階層發展的理由,但這個理由卻無法向朱有燉說明。

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一個以工商業為主的國家,能夠擰成一股繩,成為一個整體;而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尤其是中國這種小農經濟、自己自足的國家,隻能是一盤散沙。

無論是手工廠主還是倒買倒賣的商人,他們手中所持有的東西都是商品,需要將商品賣出去。但是任何地方的人都願意本地商品賣出去,不願意外地的商品賣進來,會設立各種障礙來阻擋外地的商品進來。所以商人和手工業主,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商人和手工業主,當他們自己不能消滅障礙的時候,就需要一個更加強大的組織來消滅障礙。而這,就是近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任務之一,消除國內國外的貿易壁壘。當然,在某一項國際貿易對本國不利的時候,他們也要維護貿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