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即他反應過來:此事不正好可以作為除掉他們的引子麼?
允熥自然也準備了許多手段來對付他們,但雖說在曆史上許多權臣都是倒在不起眼的事情上,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這是皇帝或者某人在借題發揮,在文人墨客的筆記中不會有啥好話。雖然允熥也知道,想當一個好皇帝就不能顧忌名聲,但能有合適的借口還是有合適的借口比較好。
‘若是在伊吾之戰以前他就告知朕,朕沒準當時就會處置了,但那時絕不會牽連許多人,隻是將張銓、曹泰、桑敬他們三人下獄。如此說來,彭清宗現在才將此事告訴朕,其實也是一件好事。’允熥想著。
“彭愛卿,此事你做的不錯,朕要賞賜於你。”允熥順嘴決定再賞賜他一次。
“臣並無功勞,如何敢受陛下的賞賜?”彭清宗不傻,雖然對京城的局勢兩眼一抹黑,也沒人給他科普,但也大概明白今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種高層的政治鬥爭,他可不想,也不敢參與。
允熥卻不理他,徑直說道:“朕打算命你在總參謀部辦差。隻不過,大都督府與從前的五軍都督府不同,內設的諸部都按六部儀製設官,官職的品級會比你在地方上當指揮使要低。可這並不是朕不重視與你。”
“不論陛下任命臣何官職,都是天恩。”彭清宗又道。
允熥對他的這個態度很滿意。他並不介意手下的大臣有點兒小脾氣,但你得真的很有本事才行。彭清宗現在在他眼裏的形象是稍微有點兒本事,但不夠大,所以態度必須恭敬。
“朕記得你是大寧人?”允熥又道。
“陛下,臣祖上是山東人,從軍後被分派到大寧為將,之後就在大寧安家。”彭清宗回答。
“既然你是大寧人,又一直在大寧為將,在京城想必不會有十分親近的故舊。朕命人為你安排一棟公租房,再賞賜你一些家用之物。”
“臣謝陛下恩賞。”彭清宗又連忙謝恩。
允熥點點頭,又和他說了幾句話,讓他退下了。
之後幾日,不斷有關於受賄案和貪功案的進展流傳出來。此時那些被抓住的禮部與鴻臚寺的官員被審問的已經不僅僅是收受番國使者的賄賂問題了,而是所有曾經收受過的賄賂。大明是一個人情社會,即使允熥對於大額賄賂管的很嚴,但總有疏漏的地方,錦衣衛和鎮司也未必會將所有的事情都上報皇帝。
所以一些小額賄賂,或者說在他們自己看來都算不上賄賂,隻能算作普通人情往來的禮物也不少。林林總總,即使隻從建業元年開始查,不少人也夠上了秋後問斬。而且還牽連出了不少其它衙門的人。
允熥自然不能將他們都下獄。都下了獄,原本效率就不高的各衙門會癱瘓的,他可沒有朱元璋的氣魄。當年郭桓案朱元璋將六部的官員一次幹掉了九成以上,有些衙門隻剩下兩個人。允熥既沒有朱元璋的氣魄也沒有他勞模般的工作熱情,在刑部報上來的名單中挑挑揀揀,去掉了一多半,將剩下的人抓起來。好在刑部尚書茹瑺也知道不會都抓起來,報的名單隻有他一人知曉,沒有造成太大的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