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武科與文科,朕最後再說說班級這一項。陳卿,你對於這一項摸不到頭腦吧?朕看你適才就想問,可最後忍住了。”允熥笑道。
“陛下,”陳繼也笑著說道:“臣確實摸不到頭腦,隻不過適才想到陛下之後必定講解,臣是以忍住不問;現下既然陛下問起,臣就說說臣的疑惑。這一項顧名思義乃是以班級算分,每個班級算一個分數,同時算在學生們的分數中;可一共隻有兩個班,這一項的分數所占又極大,是否不太公平?而且這一項的分數到底如何計算?”
“班級這一項,確實是以班算分,但這個分數卻與每個學生密切相關。”
允熥詳細解釋起來:“朕適才說總分100分其實不對,應當是初始分100分。學生所做的所有違反校規之事,不僅對違反校規的學生本人進行處罰,也要扣除這名學生所在班級的分數。具體違反何項校規扣幾分朕已經列出了章程。而且與處置違反校規相同,學生會幹事也有權扣除輕微違反校規相應的分數。此外,教授各門課的先生在上課時也有權因學生不敬等緣故扣除班級分數。”
“自然,除了扣分也有加分。班內有學生擔任學生會幹事,任期內無大錯的,加5分;任期內得到先生、學生一致讚譽的,加10分;表現良好的,副校長或司務長可酌情加分。”
“為防隨意扣分,學生可進行申訴。若是學生會幹事和先生扣分,可向司務申訴;若是司務扣分,就向你申訴;若是你扣分,就向副校長申訴。副校長之後不可申訴。”
“得分最高的班,可獲得錦旗一麵,懸掛於班級門前,作為榮譽。”
“班級分到底在學生個人分中如何算,朕還難以下決斷。朕還不知曉最後班級分數會是多少。等這一年結束後,朕再依據班級分數,將它算入學生分數。”
“有兩點朕差點兒忘了。”允熥又道:“其一,一、二、三年級就算了,從四年級起,學生們可自己選定要學的課程,隻要達到總學分。學分是什麼愛卿知曉吧,朕在皇家學堂實行積分製已經有幾年了。”
“其二,文科的課目上,當學生質疑先生所教授的內容時,先生不得拒而不答或視而不見,必須回答,而且必須用道理說服學生,而非運用先生的威嚴壓服學生;若是先生無法說服學生,甚至反而被學生說服,就要馬上修改課本。朕甚至認為,五城學堂的所有先生,都不必預先定下課本。”
“陛下,這樣做很好。”聽完允熥的話,陳繼又誇起來:“這樣一來,學生們都會愛護自己的班級,同一班級的學生也不僅僅是競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而且計算班級分數,也可表彰道德高尚之人,貫徹了儒家本意。”
“之前陛下定下的文科教導的法子也十分不錯。臣現下回想,頗有孔聖人之風韻。”
“陳卿,這不奇怪,因為朕為五城學堂製定的教學方式,許多就參考了孔子教導弟子的方式。”允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