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老先生快起來!”允熥沒等跪下去就上前扶住他,同時說道:“羅老先生年過七旬,已近人瑞,就算是一般老人也不需給朕下跪,老先生身為大明朝臣,哪裏還要下跪!”
“陛下,可使不得!”羅貫中喊道。他這個‘可使不得’並非是說他必須給允熥下跪。曆朝曆代對於年紀大的老人都有優待,免除六十歲以上老人的徭役是正常情況,有的朝代甚至會免除賦稅。大明也有相應的優待政策,所以他見到允熥確實可以不下跪。
但陛下親自扶住他,這可就是天大的恩寵了。一般情況下,皇帝都是吩咐他這樣的人不必下跪,或讓下人去扶,親自去扶隻出現在麵對朝廷重臣的時候。羅貫中自認算不上朝廷重臣,所以有些不安。
“老先生勿需如此,”允熥笑道:“老先生雖然不曾上陣殺敵也不曾安邦定國,可為大明立下的功勞可不小。”
他一邊說著一邊示意自己的侍衛。一名侍衛走過來,允熥將羅貫中交由他攙扶,攙扶著來到大廳內的楠木座椅旁坐下,自己也坐到羅貫中身旁,笑著繼續說道:“老先生編寫戲曲本子與話本,廣播大明各處,教化萬民,善莫大焉,受得起朕的攙扶。”
羅貫中還要再說什麼,允熥卻不想繼續這個話題,四處看了看隻見到了羅家的兩個下人,問道:“朕記得羅老先生之幼子也隨同老先生來到京城,而且一直在京侍奉老先生,現下怎麼沒見到?”
“臣的幼子,咳咳,被臣派出去買筆了。”羅貫中答道。
“怎麼,文宣司下發的筆不好麼?”允熥馬上轉過頭問陳性善:“文宣司為他們提供的是什麼筆?”
陳性善還未答話,羅貫中就搶著說道:“陛下,咳咳,並非是文宣司下發的筆不好。隻是臣曾在蘇杭一帶久居,用慣了當地人常用的筆,其它的用不順,所以每次都是使人在市集上購買那邊出產的筆。臣也曾使下人去買筆,可下人從未用過,很容易看走眼,被無良商販騙過兩次。咳咳,所以臣就使幼子去買。”
他隨即又對陳性善行禮道:“下官適才沒有見到陳尚書,還請恕罪。”
允熥等他和陳性善對答完畢,又問道:“羅老先生經常咳嗽,這是怎麼回事?用不用朕派太醫來為老先生診脈?”
“不必,不需陛下勞煩宮中的禦醫。”羅貫中趕忙說道:“這不過是老毛病了,天一冷就咳嗽。”
“可現在已經是四月了,天氣已經暖和起來了。”
“陛下,臣畢竟老了,身子骨與年輕時候不同了,就連與十年前頭一次拜見陛下的時候也差得遠了,所以這些年得到夏天才能止住咳嗽。陛下也不需勞煩禦醫,這都是老人的病,就算讓禦醫來看也治不好的。”羅貫中又道。
允熥默然。他說的不錯,人老了身體各項機能都退化,再高明的醫術、再珍貴的藥材有些病也治不好的。
“還是讓太醫來看看吧。”可他還是說道。就算治不好,也能讓他多活幾日。羅貫中現在身體看起來非常差,隨時有可能病逝。他很不願意羅貫中就這樣死了。
“陛下,老臣還死不了,臣還有一本……”說到這裏,他好像自覺失言一般止住話頭,生硬的轉換話題:“陛下,臣這些日子雖然在家養病,可也並非完全閑居。年前陳尚書曾經吩咐過編寫漢洲大陸滿是金銀,沃野千裏的本子,臣這些日子在家裏身體好的時候就寫幾筆。”
他一邊說著,就要顫顫巍巍的站起來回屋去取。允熥勸他讓下人去取,可羅貫中說下人不識字,手腳也粗笨,怕他們扯壞了,執意親自過去取。允熥無法,隻能讓他們家的下人走進來,攙扶著走進自己的屋子去取。
可允熥等了一會兒沒見羅貫中出來,出言詢問也是得知因羅貫中手腳不利索行動緩慢一時拿不出來,允熥著急之下幹脆起身向羅貫中的屋子走去。